【大紀元2025年0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國軍今年「漢光41號」演習以2027年共軍犯台可能行動為想定的發展基礎。國防部長顧立雄19日表示,漢光演習本來就會設定往後一至兩年作為驗證期程,以達高戰備能力目標;且共軍不如過去需要長時間準備,因此在掌握關鍵預警徵候之後須料敵從寬,盡快做好「立即備戰」能力。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9日邀請顧立雄報告「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針對漢光41號演習以「2027共軍可能犯台」為想定,顧立雄表示,漢光演習從高階幹部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到實兵演練,一直都會往後設定一到兩年的期程,以驗證聯合戰力、新式武器等訓練,以達高戰備能力目標。
至於為何將共軍犯台預警時間縮短?顧立雄說明,國軍透過聯合情監偵手段以及跟友盟的情資交換,發現中共相關演訓的威脅,以及「由訓轉戰」或「由演轉戰」所需時間,並不如過去所想像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準備。
顧立雄說,未來國軍在掌握共軍關鍵的預警徵候之後,當然應該料敵從寬,採取應對行動。這也是國防部強調灰色地帶襲擾,從經常戰備時期到二級加強戒備,再到一級加強戒備,都應盡快做好「立即備戰」的原因。
顧立雄強調,如果沒有這樣的警覺,萬一真的遇到狀況發生,國軍備戰就沒辦法到位,所以寧願想定共軍「由訓轉戰」或「由演轉戰」時間縮短,驗證並提升我軍立即回應的能力。
另外,國防部QDR明確訂定國防預算提升至GDP3%目標,該如何爭取在野黨支持?顧立雄說,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是國防部認為向世人展現決心的重要項目,會就此與朝野、社會虛心溝通,盼獲各方支持國防預算提升,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
顧也強調,最重要的是「以實力換取和平」,提升自我防衛才能跟友盟一起產生集體嚇阻力量,避免戰爭發生,這也是提升國防預算最大的目標。
至於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艦是否能在4月1日如期進行海測(SAT)?顧立雄表示,當時表達的是4月進行海測,並不是特定指4月1日,其次是還是以安全為上,所以泊港測試(HAT)發現的缺改還是要改正後,確認安全無疑之後,才會進行海測,應該還是會設法在4月間進行海測,但不會是4月1日。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