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台灣台北報導)台北市某高中去年發生一起特教學生毆打教師的事件,引發社會關注,監察委員王幼玲、田秋堇立案調查後,日前提出調查報告,經監察院審查通過,責成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對本案事件學校與師生持續關懷並協助,另要求教育部應正視融合教育現狀問題,落實檢討改進。
報告指出,該名學生有情緒判讀、表達及調控能力弱之障礙,該校同意其於課堂中如果情緒不安,得以摺紙或其它手作活動自行緩和情緒,但學校調派教師到學生所在班級代課前,未確實協助教師掌握學生情況,導致教師當天因制止學生作自己的事,引發學生情緒失控,進而造成多人受傷。
報告提到,事件後,學生有噩夢及睡眠障礙等身心不適,遭受「大過三次」處置,且面臨教師對其提出刑事附帶民事告訴, 教師亦心情低落、承受高度壓力,可謂兩敗俱傷。調查過程發現該校專案列管的嚴重情緒行為特教生並非僅該名學生,該校學生輔導工作負擔相當重,台北市教育局宜持續觀察協助。
監委表示,情障、自閉症等類學生人際相處方面較易出現問題,並不是透過輔具、調整課程就能馬上改善。截至去年5月,教育部統計高中階段身心障礙類學生計2萬3,834人(占高中總學生數4.27%),其中自閉症及情緒行為障礙學生計約6,500名。
監委表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止一年期間,全台高中以下特教生攻擊教師事件至少有145件,占整體「教師受傷事件」達36.6%,且其中涉及自閉症及情緒行為障礙類學生的案件有126件,顯見這類特教生的融合教育需要更多支持資源。
監委提到,有受訪者表示,特教生情緒行為爆發致中斷教學,甚至須將其他學生帶離現場以策安全,已令學生及家長日益不安,且校園空間亟需專業的冷靜角落、呼救裝置、處理情緒行為之專業人才等相關軟硬體配合,但目前資源不到位。
監委透露,有某校長表示,「如果源頭的安置就不適當(如:安置僅因家長對高中文憑迷思,堅持孩子一定要入學某學校),陸續一定會發生問題,特教生本身最受煎熬。」
監委調查發現,學校有時無法獨力處理特教學生嚴重情緒行為事件,進而請求家長「帶回管教」,或請警察局、醫院救護車入校協助,甚至施以「強制帶離現場」等較具強制性的措施,但應顧及相關權益保護以避免爭議。因此,呼籲教育部應與相關機關展開對話及發展合作措施,以維護兒少最佳利益。◇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