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失眠、半夜易醒、白天精神不佳?中醫認為,失眠與肝臟健康密切相關,特別是「肝氣不舒」或「肝火旺」的人,容易影響睡眠品質。透過調養肝臟、調整作息、改善飲食,就能有效提升睡眠品質,找回深度好眠!
今天《健康1+1》帶來了吳宏乾中醫師的專業建議,帶你了解影響睡眠的因素,並提供中醫改善失眠的方法,幫助你「養肝助眠」,讓身體恢復最佳狀態!
中醫如何看待失眠?肝氣不舒是關鍵!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藏血養魂」,意指肝臟的功能與情緒調節、血液循環、神經系統息息相關。
肝氣影響睡眠的機制:
肝氣鬱結:壓力過大、情緒抑鬱,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讓人難以入睡。
肝火旺盛:經常熬夜、飲食過於辛辣刺激,會讓肝火過旺,影響睡眠深度。
肝血不足:體質虛弱、貧血者,容易夜晚多夢、睡眠輕淺。
失眠類型對應的中醫體質:
入睡困難 → 肝氣鬱結型(壓力大,焦慮不安)
半夜易醒 → 肝血不足型(氣血不足,睡不安穩)
凌晨3-5點醒來 → 肝火旺型(肝陽上亢,煩躁易怒)
改善重點:
疏肝解鬱,放鬆心情。
降肝火,避免過度勞累與刺激性飲食。
養肝血,透過食補與中藥調理。
中醫助眠祕訣:養肝調氣,提升睡眠品質
1. 調整作息,順應肝臟修復時間
晚上11點前上床,因為肝膽經在凌晨1-3點最活躍,這時進入深層睡眠最有助於肝臟排毒與修復。
白天適當運動,避免熬夜,讓身體形成固定的作息習慣。
2. 睡前放鬆,疏肝解鬱
按摩太衝穴(位於腳背大拇趾與第二趾之間)可疏肝理氣。
腹式呼吸:深呼吸5分鐘,幫助放鬆神經。
睡前泡腳:用溫水+薰衣草、陳皮,有助於平衡肝氣,幫助入睡。
3. 養肝飲食,減少失眠發生
補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牛奶)有助於身體合成褪黑激素。
多吃綠色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能養肝護肝。
避免辛辣、油炸、高糖食物,這些都會加重肝火,影響睡眠。
多喝決明子茶、菊花茶,幫助清肝火、安神助眠。
4. 中醫穴位按摩,幫助入眠
內關穴(手腕內側):安定心神,緩解焦慮。
神門穴(手腕小指側):寧心安神,改善失眠。
太衝穴(腳背):疏肝理氣,減少焦慮與煩躁。
專家提醒:長期失眠者,可搭配中藥調理,如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等,具體用藥應諮詢專業中醫師。
養肝助眠行動計畫
早晨養肝:
起床後先喝一杯溫開水,幫助肝臟排毒。
適量伸展,拍打肝經(腿內側),促進氣血循環。
白天護肝:
午睡20分鐘,補充肝血。
避免暴飲暴食,保持飲食清淡。
晚上助眠:
睡前泡腳+按摩太衝穴。
遠離手機、減少光線刺激。
睡前1小時放鬆身心,可聽冥想音樂、閱讀。
結語
中醫認為,「肝藏血,血捨魂」,肝氣調和,才能安穩入眠。透過養肝護肝、調整作息、搭配中醫調理,就能改善失眠問題,提升睡眠品質。
改善睡眠的關鍵:
固定作息,晚上11點前入睡,順應肝經運行。
疏肝解鬱,按摩太衝穴,減少壓力。
養肝飲食,補充綠色蔬菜、決明子茶、黑芝麻等食物。
泡腳+穴位按摩,幫助身體放鬆,提高睡眠質量。
透過中醫的智慧,從今天開始調整作息與飲食,讓自己擁有健康好眠!
【今日專家】
吳宏乾 中醫師
宜陞中醫診所院長
+ 中國醫藥大學兼任教授
+ 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 台北醫學大學兼任教授
+ 慈濟大學兼任教授
+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
+ 《特效中草藥足浴》作者
+ 《蛋療:中醫祕傳五大內臟對症蛋食養生帖》作者
【時間】
美東時間早上9點:3/14週五 9:00am
中港台時間晚上9點:3/14週五 9: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