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高雄必須有一個24小時機場 陳其邁促交通部評估規劃

高雄市長陳其邁3月12日表示,基於均衡發展、鏈結周遭亞洲主要城市及航空貨運成長,加上配合大南方、大發展產業布局,高雄必須有24小時機場。(中央社)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5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高雄報導)高雄小港國際機場今年新增超過15條航線,中央規劃斥資880億打造新航廈,主體工程預計今年4月起動工。高雄市長陳其邁12日受訪時強調,小港機場非24小時起降,對客、貨運是很大的問題,再加上航空貨運成長、桃園機場飽和,是時候該規劃一座24小時的新機場。

陳其邁表示,小港機場並不是24小時起降的機場,對於貨運航班是大的問題,再加上有很多紅眼班機,也就是所謂的廉價航空,常常利用晚上起降,假如能有24小時起降的機場,未來配合高雄產業的佈局發展,擴大航空物流量能,這對南部的高科技廠商來說,將會有正面的幫助,所以除了小港機場更新改建,應有長遠的規劃,高雄必須要有一個24小時的機場。

至於新機場的選址,陳其邁說,地點還是需要做評估,不過南星基地的外海,原來填海造陸的西側,可配合捷運紅線跟國道7號,能非常便捷的直接聯繫到台灣的各主要城市,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這部份希望交通部在規劃24小時新機場時,能將物流、運籌等相關功能納入考量,進行整體評估。

陳其邁強調,高雄配合台灣大南方、大發展的產業布局,航空貨運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再加上桃園的貨運也已飽和,其實有很多貨運在南部就可以解決,卻還要飛到桃園再南下,基於均衡發展、鏈結周遭的亞洲主要城市,以及整個航空貨運的成長,「是時候要來開始做評估規劃」。

立委許智傑強調,他從2023年開始推動航線復飛、新航線到高雄,目前已增加超過15條航線,包含日本、南韓、中國、東南亞等航線,通往亞洲15個主要城市,每週都有7個以上航班,量能已經超過台北松山機場,是全台第二大機場;未來要擴充長程航線、提升貨運量,沒有宵禁的大機場一定有必要,他也邀請運輸研究所一起找出適合的新機場位置。◇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