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滿足營養需求 你體內的維生素有發揮作用嗎?

文/Sheramy Tsai 編譯/柳嵊濤

最好的營養來源於天然食品。那麼,我們體內的維生素真的在發揮作用嗎? (Shutterstock)
人氣: 153
【字號】    
   標籤: tags: , , ,

相信你我都做過這樣的事情——早上吞下一粒複合維生素,然後希望它能滿足我們一天的營養需求。但僅僅服用維生素,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身體能按預期的那樣有效吸收或利用它。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對維生素B12(一種對大腦和神經功能至關重要的維生素)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問題。即使B12水平顯示「正常」的老年人,仍然表現出認知能力下降、大腦病變以及信息處理速度放緩等症狀。這表明他們的身體並未有效利用B12。

那麼,我們服用的維生素真的在發揮作用嗎?

維生素的迷思

我們很容易把維生素想像成燃料——只需加滿油箱,身體便能順暢運作。但現實情況更加複雜,維生素的吸收更像是一道配方複雜的食譜,年齡、基因和腸道健康等因素決定了營養素的利用效率。

《分子營養與食品研究》(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的一項綜述指出,消化、代謝以及腸道菌群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程度。兩個人在服用相同補充劑的情況下,亦可能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研究人員寫道:「告訴我你消化和吸收了什麼,我便能告知你的身體狀況。」換句話說,即使兩個人攝入相同的維生素補充劑,他們的身體仍會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這些營養。因此,如果依賴一刀切的維生素補充方法,你可能無法獲得你所想的效果。

維生素B12的例子

UCSF的研究發現,即便B12水平表現「正常」,一些人仍然無法從中獲益。一些人的活性B12(holo-transcobalamin)水平過低,而這種形式的B12才是身體真正能夠利用的。與此同時,另一些人的非活性B12(holo-haptocorrin)水平過高,這種形式的B12只能在血液中循環,但無法被細胞利用。

腦部掃描揭示了這一問題的嚴重後果。活性B12水平較低的人,認知處理速度更慢,白質病變更多,而這些變化通常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衰老有關。同時,非活性B12水平過高的人,其體內Tau蛋白含量增加,而Tau蛋白的積累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

僅僅因為B12水平看起來正常,並不意味著它正在保護你的大腦。這項研究挑戰了「正常」維生素水平就等於最佳健康水平的觀念,並凸顯了我們更應關注身體如何有效利用相關的營養素。

還有哪些可能出錯的地方?

• 維生素D:

《臨床生物化學評論》(Clinical Biochemistry Reviews)的一項研究發現,基因、體重指數(BMI)和種族都會影響身體對維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一些人需要更高劑量才能維持健康水平,而另一些人則難以將其轉化為活性形式。

• 鐵:

不必要的鐵補充可能會增加氧化應激,而氧化應激是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潛在風險因素。並且與水溶性維生素不同,多餘的鐵不會輕易被排出體外,而是會在體內積累,進而導致毒性風險。

• 鎂&鋅:

補充劑的類型也至關重要。例如,檸檬酸鎂(magnesium citrate)比氧化鎂(magnesium oxide)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樣,吡啶甲酸鋅(zinc picolinate)的生物利用度要高於葡萄糖酸鋅(zinc gluconate),這意味身體能更加高效地利用它。

如何知道你體内的維生素是否有效?

那麼,如何判斷你的身體是否在有效利用你所服用的維生素呢?注意你自己的感覺。持續的疲勞、腦霧、脆弱的指甲以及肌肉無力或許是缺乏維生素的信號。

檢測有助於了解情況,但背景因素同樣重要。血液檢測可能顯示你的維生素水平「正常」,但這並不總意味著最優。許多維生素儲存在組織中,但這在血液中並不會反映出來。維生素水平還會因近期的攝入而波動。

若你正經歷缺乏維生素的症狀,可以向醫生諮詢功能測試,以評估身體如何實際利用關鍵營養素。

要記住的是,食物是第一位的。補充劑或許可以起到幫助作用,但最好的營養來源於天然食品。多樣且富含營養的飲食是確保你獲得所需營養的最佳方式。◇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Are Your Vitamins Doing Their Job?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韓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