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中風突然發作,若未及時急救,可能危及生命並造成嚴重後遺症。本文帶您深入了解腦中風的類型、如何辨別中風症狀,以及有效的中醫放血急救法,學會第一時間搶救至關重要!
什麼是腦中風?兩大類型要知道
腦中風是指突發性的腦內缺血或出血,導致腦組織循環不良,腦細胞損傷,引發身體運動、感覺或意識等功能暫時或永久性受損。
腦中風可分為兩類: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各有不同的原因與症狀。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缺血性中風占所有新發中風的62.4%,而出血性中風(包括腦內出血和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占37.6%。

缺血性腦中風
【原因】
腦血栓:腦部血管血液太黏稠,或腦內動脈發生粥狀硬化,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管腔狹窄。兩者最後形成血栓,造成腦部缺血性壞死。
腦栓塞:腦部以外其它地方來的異物,如硬化斑塊、血塊、氣泡、脂肪等,阻塞腦血管,導致腦部缺血性壞死。
【症狀】依據影響的功能區域,會突然出現單側手腳肢體麻木或無力,走路不平衡,臉部麻木,口齒不清,說不出話,單眼眼皮下垂,視力模糊或複視。相較出血性腦中風,較少有頭痛症狀。
出血性腦中風
【原因】
腦內出血:主要原因是高血壓,少數是外傷或腦瘤引起。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常見原因是大血管動脈瘤破裂。
【症狀】多是突發性的,臨床症狀有血壓偏高、爆炸性頭痛、噁心嘔吐、單側麻木無力,嚴重則發生意識障礙,少數有癲癇發作。
如何快速辨別中風?掌握 BE-FAST 原則
清楚分類後,想及時急救中風患者,必須第一時間辨識徵兆。國際間推廣的 BE-FAST 原則是簡單又實用的方法。
B(Balance):走路失去平衡。
E(Eye):視力模糊、複視。
F(Face):單側臉部歪斜。
A(Arm):手臂無力下垂。
S(Speech):說話口齒不清。
T(Time):記錄發病時間,搶救時分秒必爭!

腦中風搶救三口訣:微笑、舉手、說您好
除了 BE-FAST 原則,「腦中風搶救三口訣」也是加強辨別中風徵兆的重要技巧。中風患者早期徵兆,可以用三個簡單的動作辨識。
微笑: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口歪眼斜。
舉手:單側手臂無力、下垂。
說您好:說話口齒不清,語言理解有困難。

這三個動作可幫助您更快速辨識腦中風,及早送醫急救,減少後遺症的機率。
中醫放血療法:中風急救的有效補救法
若中風發作時無法立即送醫,中醫放血療法或可在第一時間緩解症狀,進一步延續生命的黃金時間。
【原理】
內在臟腑通過「經絡」與外在軀體發生聯繫,疏通經絡的血氣,可以使臟腑氣血調和,恢復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放血療法即是恢復身體功能最簡單、快速、有效的方法。
【急救作用】
學習放血療法的主要目的在急救,尤其是中風急性發作時可以緩解症狀,爭取第一時間保命,再趕快送醫院,這樣可避免留下嚴重後遺症。但使用此法時必須了解相關的使用原則與禁忌,不熟悉者,切勿隨意使用!
【穴位操作與注意事項】
步驟一、判別適用情況
出血性腦中風(臉紅、喘息聲重、血壓高、突然倒地昏迷):在中醫屬實證,放血效果佳。
缺血性腦中風:有實證、虛證之別,若屬虛證(虛弱患者)不宜放血,宜用補氣活血化瘀藥來治療。
步驟二、昏迷刺血急救
在中風昏迷的情況下,不可隨意移動患者身體,可通過以下刺血急救法進行緊急處置。
急刺手足十二井穴,效果最佳。臨床研究發現,與僅接受常規療法的中風患者相比,同時接受常規療法與十二井穴刺血療法的患者,在意識障礙的改善上更為顯著,且眼睛和語言反應的恢復也更明顯。

不熟悉十二井穴者,可急刺十宣穴(距離手指尖正中央約一分,即2~3mm處)。

也可急刺頭頂百會穴、鼻下人中穴、耳尖和耳垂(須先搓紅耳朵)。

血液初出顏色暗黑,需擠壓至血色轉紅即止。
步驟三、恢復知覺後依症施治
等患者恢復知覺後,再根據中風不同症狀,針對特定穴位進行放血。
舌頭僵硬、無法言語:舌下青筋放血,中指中衝穴、無名指關衝穴加強療效。

口眼歪斜:患側地倉穴、頰車穴放血。

半身不遂:絶骨(懸鐘)穴放血,可拔罐加強出血量。
腦出血:太陽穴、曲澤穴、陽交穴放血。

腦血栓:太陽穴、曲澤穴、委中穴、中渚穴放血。

腦栓塞:太陽穴、曲澤穴、解溪穴放血。

【禁忌】
動脈不可放血,僅限刺靜脈。
凝血功能障礙者。
身體虛弱(貧血和低血壓),勞累過度,過饑,過飽,酒醉者。
孕婦、新產婦、經期婦女、大出血者。
【工具】
注射針頭或糖尿病採血針。注射針頭刺血出血較順、出血量較多。
總結:中風急救知識讓您把握黃金救命時間
腦中風發作突然且危險,學會辨識中風徵兆如 BE-FAST 原則、搶救三口訣,以及中醫放血急救法,能在緊急時刻發揮救命的關鍵作用。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別忘了分享給親朋好友,讓更多人學會這些保命急救法,降低中風帶來的生命威脅!@◇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觀賞視頻:
責任編輯:林采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