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08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ary West撰寫/柳嵊濤編譯)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定期鍛鍊可能會減緩癌症發展並降低死亡風險。研究表明,即便是少量運動也會帶來顯著影響,不過增大運動量的益處則會更為明顯。
大量研究同時表明,鍛鍊能幫助促進更好的生活質量。其帶來的益處涉及多個方面,通過多種機制增強身體對病原體及慢性疾病的防禦能力。
更多運動意味著更多保護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於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其在2007至2022年間共追蹤超過2.8萬名1期癌症患者,以評估鍛鍊對癌症的影響。1期癌症是繼0期之後的最早期階段,此時癌細胞尚未擴散至其它器官。
研究人員將低量運動定義為在癌症確診前至少一年內,每週進行少於6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他們將中至高體量運動定義為每週至少進行60分鐘的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鍛鍊。
研究結果顯示,與完全不運動的人相比,低量運動組的癌症發病率降低了16%,而中至高運動組則降低了27%。此外,低量運動組的死亡風險降低了33%,而中至高運動組的死亡風險降低了47%。
「在癌症仍然是公共健康領域一大負擔的世界當中,推廣體育鍛鍊能夠在癌症發展、預防及管理方面帶來重要益處。」作者在結論中寫道。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建議所有癌症康復者遵循公共健康指南進行規律鍛鍊。這包括每週進行2.5至5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或1.25至2.5小時的高強度運動。
與其它可調節風險因素的比較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表示,久坐行為是一種可調節的風險因素,其與某些癌症的發生機率較高有關。由於癌症還有許多其它可調節的風險因素,人們不禁要問,與這些因素相比缺乏鍛鍊的重要性有多大。在給《大紀元時報》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英國運動醫學雜誌》這項研究的合著者喬恩‧帕特里西奧斯(Jon Patricios)回答了這一問題。
「我們的研究發現,定期進行鍛鍊對癌症的積極影響略大於其它可調節的風險因素,例如吸菸、肥胖,還有不良飲食。然而,這些因素會受到特定類型癌症的影響,譬如吸菸在肺癌中的作用。雖然其它風險因素會導致更差的預後,但無論是否存在併發疾病或混雜因素,定期鍛鍊都會降低風險。每週超過60分鐘的運動量也可以提供更大的健康保護機制。」
雖然《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研究專注於鍛鍊對癌症發展與生存期所起到的作用,但早期的研究已經探討了鍛鍊對預防的影響,並確定它也是一個關鍵的風險因素。發表在《英國醫學公報》(BMB)上的一篇綜述引用了多項研究,指出鍛鍊與預防同癌症相關的併發症跟風險有關,包括致命的血栓、體重增加、疲勞、關節疼痛、認知障礙和抑鬱症。作者指出,將鍛鍊與抗癌效果相關聯的難度在於,定期鍛鍊的人往往有更少的疾病風險因素。例如,他們不太可能會有吸菸和超重的問題,並且較有可能會攝入更多蔬菜。
然而,全球許多綜合性分析已排除了其它生活方式因素的干擾,調整了研究結果,證實了鍛鍊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正如《英國醫學公報》研究的作者所寫道,這些分析令公共衛生機構確信,鍛鍊是已知的幾個「關鍵」生活方式因素之一,能夠降低多種癌症發病的風險。這些癌症類型包括乳腺癌、膀胱癌、結腸癌、食道癌、子宮癌及腎癌。
基礎機制
發表於《癌症》期刊上的一篇綜述通過數據分析,從而確定鍛鍊提供抗癌益處的機制。以下是一些研究中發現的亮點:
增強免疫力: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是免疫系統中對鍛鍊效果最為敏感的細胞類型,它們在癌症預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身體會在耐力鍛鍊後的30分鐘內達到可調動NK細胞數量的最大值,並且這種水平可以維持長達三個小時。
調節激素:鍛鍊與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降低相關。血液中這些激素水平的降低與乳腺細胞增殖能力的減弱有關,這被認為是鍛鍊可能降低乳腺癌風險的機制之一。
減少腹部脂肪:腹部肥胖與某些類型的癌症相關,這些癌症與胰島素抵抗以及胰島素水平增加有關。鍛鍊有助於降低胰島素抵抗與胰島素水平,從而減少腹部脂肪並降低相關的癌症風險。
降低炎症:慢性炎症會參與到癌症發展的多個階段,包括癌症的生長跟擴散。鍛鍊似乎能夠以獨立或與體重減輕相結合的方式減少炎症。它能產生抗炎分子,如細胞因子,並減少體脂,從而降低通過脂肪組織產生的炎症因子。
運動帶來的其它益處
除了對癌症預防等方面有著直接的影響,研究表明鍛鍊還提供了一系列間接的益處,進而提高生活質量。《癌症》期刊中的綜述指出,這些益處包括改善抑鬱症、功能障礙、慢性疼痛、骨骼健康、化療毒性、睡眠障礙和放療引起的吞咽困難。鍛鍊還能緩解與癌症相關的認知障礙、疲勞感和惡病質(體重過度下降)。
「鍛鍊是癌症護理中的一種至關重要但常常被低估的方式,能夠提供身體、情感以及心理上的益處。」就職於科羅拉多州Claya的自然療法醫師詹妮弗‧哈布謝(Jennifer Habashy)說道。在給《大紀元時報》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她分享了將鍛鍊作為整體方法的一部分來滿足癌症患者需求的觀點。
她說:「對於正在接受治療的人們,溫和的運動可以緩解疲勞、改善活動能力,並支持身體的自然癒合過程。在治療後,量身定製的鍛鍊計劃有助於重建力量跟韌性。」
根據哈布謝的說法,運動通過改善淋巴循環與減少全身壓力,支持身體固有的排毒和修復能力。鍛鍊還會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因為它釋放的內啡肽可以緩解常伴隨癌症診斷帶來的焦慮和抑鬱症。太極等身心練習能夠進一步增強情感韌性,同時增強培養控制感。
她說:「目標是根據每個患者的治療階段、自身精力水平以及身體素質,制定個性化的鍛鍊方案。無論是在積極治療階段、康養期還是之後的長期護理階段,鍛鍊不僅僅是為了恢復體力,作為綜合健康策略的一部分,更是為了賦能患者以重新找回活力並改善他們的健康。」◇
作者簡介
瑪麗‧韋斯特(Mary West)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的作品曾刊登於《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今日小型企業雜誌》(Small Business Today Magazine)等出版物。她擁有路易斯安那大學門羅分校的兩個理學學士學位。
原文:Regular Exercise Before Cancer Diagnosis Slows Progression, Lowers Death Risk: Study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