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專法草案預告期將至 民團提三大主張
【大紀元2025年0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衛福部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將於2月17日預告期滿,民團6日提出三大主張,包括應全面保護兒少及孕婦,不能販售、不應有原住民文化等豁免條件,同時應有專章列舉宣導、教育、篩檢及戒除等預防工作,並應明列經費來源。
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每年有8千多名新的口腔癌患者,僅10年期間,全台就有3萬1,730人死於口腔癌。衛福部去年底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草案明訂禁止嚼用檳榔場所,更禁止未成年人及孕婦嚼用等內容,將在2月17日預告期滿。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6日召開記者會,並提出三大主張,包括「應全面保護兒少及孕婦,不應有豁免條件」、「應有專章列舉宣導、教育、篩檢及戒除等預防工作」、「應明列經費來源,確保各項防制工作及產業轉型穩定推動前進」。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主委李楊鈞表示,據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平均每年超過3千人因口腔癌喪命,關鍵重點是避免接觸誘發因子,包括吸菸、喝酒、嚼檳榔,這三因子加起來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23倍。
李楊鈞也表示,罹癌前期可以透過口腔檢查、篩檢發現,呼籲在專法中應納入定期篩檢機制,有助提前預防,以降低口腔癌的死亡率。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主委林伯彥表示,嚼食檳榔除造成口腔癌外,也會衍生家庭問題,像是嚼食者多為男性,同時也是家庭經濟支柱,健康出問題,家庭也面臨困境。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調查小組召集人、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系教授李明憲表示,制定檳榔專法有其重要性,目前檳榔致癌的教育宣導仍然欠缺,像是單純嚼檳榔子就會致癌,這個觀念的認知率長年偏低,且專法中也欠缺對青少年保護,呼籲政府應從需求面切斷,並將戒除人力資源納入。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張雍敏接受媒體電訪表示,草案預告至2月17日,截至2月2日已收到將近5千則訊息,現階段就是廣納各界意見與彙整。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