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06日訊】(記者陳小曼編譯報導)據RNZ媒體2月4日的報導,過去一年,新西蘭經濟經歷了嚴峻挑戰。據匯豐銀行(HSBC)估算,新西蘭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降幅在發達國家中最大,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一項衡量股市表現、通脹、失業率和財政赤字的指標顯示,新西蘭的經濟表現僅優於芬蘭、拉脫維亞、土耳其和愛沙尼亞。
造成這一狀況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政府對疫情的應對措施。政府通過疫情響應與恢復基金(Covid-19 Response and Recovery Fund)支出了約600億紐幣,其中約120億用於最初的工資補貼。Simplicity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沙穆比爾.埃克布(Shamubeel Eaqub)指出,新西蘭的疫情刺激力度在國際上屬於較高水平。他表示,政府在疫情期間向市場注入了大量資金,但隨後採取了嚴格的貨幣和財政緊縮政策,導致經濟大幅波動。
埃克布強調,疫情期間的財政支出規模巨大,許多企業利潤在封鎖期間創下歷史新高。這一系列財政刺激措施幫助企業度過難關,避免了大規模裁員。同時,利率迅速下降,貸款政策也大幅放寬,使得經濟短期內獲得強勁支撐。
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首席經濟學家凱利.埃克霍爾德(Kelly Eckhold)同意,新西蘭的人均經濟復甦速度相較其他國家較快。他認為財政刺激政策在短期內推動了經濟增長,但也助長了通脹。新西蘭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隨後採取大幅加息的措施來遏制物價上漲,其緊縮速度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最快之一。儲備銀行明確表示,其目標是通過製造衰退來控制通脹。
相比之下,澳大利亞採取了更為溫和的加息路徑,避免了過度緊縮。埃克布指出,澳大利亞選擇允許通脹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較高水平,以更大程度地保護就業市場。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在貨幣政策決策時需考慮就業市場,而新西蘭政府在最近一次政策調整中,將新西蘭儲備銀行的職責重點放在通脹控制上,而非就業穩定。
埃克布進一步指出,新西蘭目前的貨幣政策依然處於緊縮狀態。儲備銀行最近的演講顯示,其認為官方現金利率(OCR)的中性水平應在2.5%至3%之間,而當前利率仍然高於這一水平,表明政策依然在抑制經濟活動。他批評央行的政策過於激進,稱其「正在摧毀經濟」,並認為疫情期間過度寬鬆的財政政策導致了當前的經濟困境,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泡沫。
此外,儘管新西蘭近年迎來了大量移民,但這並未帶來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導致人口增長超過經濟增長,進一步加劇住房市場的低迷和建築行業的萎縮,令民眾感到經濟壓力增加。同時,政府大幅削減支出,也給經濟帶來了額外壓力。
展望未來,埃克霍爾德認為,隨著儲備銀行放鬆貨幣政策,經濟狀況應會有所改善。新西蘭已經累計降息125個基點,預計未來幾周還將再降息50個基點,這一降幅在全球範圍內都屬較大規模,因此有望促進經濟增長。儘管他並不預計經濟會迅速強勁反彈,但認為經濟增速將恢復至長期趨勢水平。
儘管利率大幅下調,但財政政策預計仍將保持相對緊縮。不過,埃克布認為,新西蘭不會經歷像過去經濟衰退那樣的大規模失業,近期數據顯示就業市場正在趨於穩定,招聘廣告數量的下降趨勢也已放緩,為經濟復甦提供了有利條件。
不過,中國經濟的疲軟可能會對新西蘭造成拖累,因其是新西蘭的最大貿易夥伴。此外,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推行的關稅政策也可能帶來外部風險。Infometrics首席預測師加雷斯.基爾南(Gareth Kiernan)表示,除了財政和貨幣政策之外,疫情封鎖的嚴格程度、邊境關閉、家庭債務水平、移民、出口價格和人口增長等因素也影響了新西蘭的經濟表現。
他指出,與美國不同,新西蘭在2020年疫情初期經濟增長,而美國經濟大幅萎縮。但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美國經濟持續增長,而新西蘭經濟則陷入停滯,總體來看,兩國的經濟軌跡雖不同,但最終結果並無顯著差異。
責任編輯: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