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保經濟 安省大選 各政黨競相推出競選承諾

安省大選投票日定於2月27日。圖為省府所在地——女王公園。(Shutterstock)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5年0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安省大選競選期較短,活動已於上週啟動,投票日定於2月27日。各政黨正緊鑼密鼓地發布競選綱領,爭取選民支持。

安省經濟嚴重依賴對美出口,而美國可能對加拿大商品實施25%的進口關稅(儘管已推遲至3月初),這使得如何保護安省經濟與就業成為焦點。此外,住房危機、高昂生活成本、健保和教育系統等議題,也備受選民關注。

以下是各政黨已提出的競選承諾:

保守黨

應對美國關稅的承諾

  • 電動汽車補貼:保留並延長現有補貼。此前,因美國放棄類似計劃,安省也曾考慮取消,但保守黨承諾如果連任,將繼續提供最高140億元的激勵資金,支持電動汽車和電池製造產業。
  • 失業救助:若關稅導致失業率上升,將撥款3,800萬元幫助受影響人士轉行。
  • 援助受影響社區:增加4,000萬元撥款,支持特別依賴美國貿易的城市。
  • 企業稅收減免:如關稅實施,省政府將推遲安省企業的省級稅收6個月,預計成本達100億元。此外,承諾為小企業再減免30億元的工資稅和保費。
  • 酒類批發折扣:安省酒管局(LCBO)的批發折扣將從10%提高到15%,預計可為酒吧和餐館節省1.2億元成本。
  • 製造業扶持:向安省製造業提供3億元稅收抵免,並向安省投資基金注資6億元,以吸引製造業和生命科學技術投資。
  • 職業技能培訓:投入10億元支持技能發展計劃,幫助受關稅影響的工人轉行,並額外撥款15億元用於「緊急擴展」安省培訓和就業計劃。
  • 勞動力培訓:向「安省更好的工作(BJO)」計劃增加1億元資金,提高工人獲得熱門崗位培訓的機會。

其它策承諾

  • 住房:注資20億元,幫助各市支付新住宅項目周邊的供水和污水處理費用。
  • 醫療:撥款18億元,確保安省每名居民(按郵政編碼計算)都能配備一名初級保健醫生。
  • 市政建設:投入3億元,在全省444個市、鎮建設溜冰場、競技場、體育中心及其它社區設施,並承諾接管渥太華輕軌鐵路,將其納入省政府的都會聯通(Metrolinx)系統。

自由黨

應對美國關稅的承諾

  • 設立「抗擊關稅基金」,為安省企業提供更低利率的貸款,並致力於消除省際貿易壁壘。
  • 吸引醫護人員:為在美國工作的加拿大護士和醫生提供15萬元獎金,吸引他們回流安省。

其它政策承諾:

  • 改善生活成本:將中產階層的收入稅率降低22%;取消家庭取暖和水電費中的統一銷售稅(HST);提供電動汽車購買補貼。
  • 住房:落實2024年12月公布的計劃,包括:
    • 為首次購房者、縮小住房規模的長者及非營利組織免除省級土地轉讓稅。
    • 取消中產階層住房開發費。
    • 分階段實施租金管制。
    • 在兩個月內解決房東與房客糾紛。
  • 醫療:承諾在4年內確保所有安省居民擁有家庭醫生,措施包括:
    • 培訓並吸引更多家庭醫生。
    • 現代化家庭醫療系統,如淘汰傳真機、增加晚間和週末預約。
  • 公共安全:為全省交通系統增聘300名特警,加強社區安全。

新民主黨(NDP)

應對美國關稅的承諾

  • 就業保護:承諾與工會及雇主合作,保護就業,並推動在嚴重依賴美國的行業建立新的供應鏈。
  • 支持本地經濟:發起「買安省產品」運動,指示政府機構優先採購本地產品,並設立經濟工作組。
  • 農業扶持:取消安省風險管理計劃的資金上限,以支持本地農業。
  • 收入支持:與聯邦政府合作,建立安省-聯邦聯合收入支持計劃。
  • 教育與培訓:增加高等教育和技工培訓投資,為受關稅影響的工人提供再培訓機會。
  • 基礎設施投資:若關稅實施,將加速住房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保住就業崗位。

(NDP未公布相關承諾的成本估算。)

其它政策承諾

  • 教育:每年額外投入8.3億元用於學校修繕,並承諾在10年內解決維修積壓問題。
  • 學校資源:增加學校雇員,並擴展學校膳食計劃(具體細節待公布)。
  • 學術分流:取消學校的學術分流(academic streaming),調整資助模式,以確保支持需求較高的學生。
  • 法語教育:在法語教育局擴展法語課程,並在英語教育局增加法語沉浸式教育。

綠黨

應對美國關稅的承諾

  • 成立「關稅工作組」,制定投資稅收抵免方案,並推動「購買安省產品」戰略。
  • 設立「保護安省基金」,支持受關稅影響較嚴重的企業,同時努力推動安省貿易夥伴多元化。

其它政策承諾

  • 住房:
    • 允許在全省範圍內,將單戶住宅改造為最多4個獨立公寓;在大城市改為最多6個公寓。
    • 在交通走廊及主要街道旁,允許建造6至11層高的住宅。
    • 取消2,000平方英尺以下新屋的開發費。
    • 免除首次購房者的土地轉讓稅。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