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十二文(4)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貌疏宰相 腹負將軍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信陵君待人寬厚,因其禮賢下士,士人爭相奔赴其門下。他養士高達三千多人。圖為趙佶《宋徽宗文會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王欽若是北宋真宗、仁宗時的宰相,而史書對他的評價不一。圖為趙佶《宋徽宗文會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50
【字號】    
   標籤: tags: , ,

【原文】

mào shū zǎi xiàng ,fù fù jiāng jūn 。

貌疏宰相,腹負將軍。

ㄇㄠˋㄕㄨㄗㄞˇㄒㄧㄤˋ,ㄈㄨˋㄈㄨˋㄐㄧㄤㄐㄩㄣ。

貌疏宰相,腹負將軍。

【注釋】

(1)貌疏:相貌疏瘦。
(2)負:虧欠。

【語譯】

王欽若是個外貌瘦弱的宰相,党進是個肚子裡沒什麼謀略的將軍。

【人物故事】

王欽若

據《太上感應篇》,王欽若容貌消瘦,舉止粗魯,脖子上又長了肉瘤。他曾經拿文章拜訪錢易,錢易很瞧不起他。剛好有術士在場而驚歎說:「這位是人中之貴,怎麼可以輕視他呢?」錢易說:「中書省內會有這種宰相嗎?」術士說:「只怕免不了,這事不遠了。」沒幾年,王欽若果然位居宰相。

党進

據《通鑑長編》,太尉党進吃飽飯,摸著肚子嘆氣說:「我沒虧待你了。」隨從說:「將軍固然沒有虧待這個肚子,可是這肚子虧待了將軍,不曾出過一點智謀啊!」

【說明】

《宋史.王欽若傳》記載,王欽若幼年父母就過世了,祖父王郁很疼愛他。祖父任濠州判官,臨死前告訴家人說:「我做官五十多年,謹慎用刑,救活很多人,後代必有興盛者,大概就是我的孫子吧!」後來王欽若任三司理欠憑由司,當時毋賓古擔任度支判官,毋賓古曾說:「天下拖欠賦稅,自五代至今,不停督察催辦,人民愁苦幾乎無法承受了。我將上奏免除賦稅。」王欽若便一夜之間命人查核數量,次日上奏。宋真宗大驚說:「先帝(宋太宗)難道不知道嗎?」王欽若緩慢地說:「先帝固然知道,大概要留給陛下收服人心吧!」宋真宗當天就免除拖欠的賦稅一千多萬,釋放欠稅關押的囚犯三千多人。從此真宗更加器重王欽若。

不過《宋史》在王欽若傳記的結尾論述說,王欽若身材矮小,脖子有肉瘤,當時的人視為「癭相」(頸瘤宰相)。但他才智過人,每回朝廷有所興建,便委屈遷就,以迎合皇帝心意。之後宋仁宗曾對輔佐的大臣說:「王欽若久在朝廷,觀察他的所作所為,真是奸邪啊!」宰相王曾回答:「王欽若和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當時被叫作『五鬼』。狡詐惡毒,陰險虛偽,誠如皇上所言。」

王欽若是北宋真宗、仁宗時的宰相,著實人不可貌相,而史書對他的評價不一。常為人詬病者的是他因澶淵之盟向皇上挑撥,說寇準要真宗御駕親征,是以皇上為賭注。(司馬光《涑水記聞》)又王欽若收受賄賂,案發後卻是洪湛被誣陷而死,人知其冤,但王欽若倚仗權勢,他人也不敢說什麼。(《宋史》)被人稱揚的是他主張減免賦稅,身為亳州小官時,也敢獨自為百姓伸張正義。(《夢溪筆談》)

党進是北宋初年武將,高大魁梧,官至忠武軍節度使。起初,他帶兵都把掌管的兵數記在棍棒上。宋太祖有一天問他統領多少士兵,党進不識字,舉起棍棒給太祖看說:「全在這了。」宋太祖因為他樸實直率,更加厚待他。早年曾跟隨五代後晉的將領杜重威,杜重威敗亡後党進便投入軍隊,之後杜重威子孫有貧困的,党進就把月俸分給他,令有些士大夫也感到慚愧。(《宋史.党進傳》)

讀書人不一定品德高尚,所以聖人訓勉:「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先有良好的品德,再研究學問,才不至於因為品行不佳而危害更重。党進雖然胸無點墨,腹無智謀,但他忠厚樸實的義行,也令讀書人自感羞愧。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