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xiè fū chǔ shì ,sòng jǐng xián jūn 。
謝敷處士,宋景賢君。
ㄒㄧㄝˋㄈㄨㄔㄨˇㄕˋ,ㄙㄨㄥˋㄐㄧㄥˇㄒㄧㄢˊㄐㄩㄣ。
謝敷處士,宋景賢君。
【注釋】
(1)謝敷:字慶緒,東晉會稽(今屬浙江)人。隱居太平山,多次被徵召為官,都不肯接受。
(2)處士:有才德而隱居不做官的人。
(3)宋景:宋景公,本名子欒,宋元公之子,春秋時期宋國國君,仁心愛民。
(4)賢君:賢明的君主。
【語譯】
謝敷是有才德的隱士,宋景公是賢明的國君。
【人物故事】
謝敷
據《晉書‧隱逸傳‧謝敷》,謝敷,是會稽人,生性清靜寡慾,入太平山隱居十多年。鎮軍將軍郗愔召他為主簿,朝廷徵召他為博士,謝敷都不肯就任。
有一回,出現「月犯少微」的星象,少微星又名「處士星」,占卜星象的人認為隱士將有災難。當時譙郡人(譙郡屬吳地)戴逵有傑出的才華,名聲大過謝敷,有人為他擔憂。不久反而是謝敷死了,所以會稽人以此嘲笑吳地的人說:「吳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

宋景公
據《呂氏春秋》,宋景公時,火星在心宿(二十八星宿之一),景公畏懼,召見子韋(專司星象的官員)詢問:「火星在心宿,會如何呢?」
子韋說:「火星代表上天的誅罰,心宿對應宋國的區域,災禍將降於國君,雖然如此,但可移至宰相。」
景公說:「宰相協助我治理國家,被嫁禍而死,不適合。」
子韋說:「可移於人民。」
景公說:「人民死了,我將做誰的國君呢?那麼我寧可獨自死去。」
子韋說:「可移於穀物收成。」
景公說:「收成損害則人民鬧饑荒,人民鬧饑荒必會餓死。做為國君卻殺害人民以自求活命,誰還視我為國君呢?是我命該絕,你別再說了。」
子韋轉身而走,向北朝景公拜而又拜說:「臣恭賀君王。天雖位於高處,但能聽聞人間善惡。君王有三句大德之語,上天必會獎賞君王三次。今晚火星將遷移三舍(一座星宿為一舍)。君王會延長壽命二十一年。」
景公說:「你如何知道呢?」
子韋回答:「有三句善言,必有三次賞賜。火星有三次移舍,一舍行經七星,一星為一年,三舍行經二十一星,所以臣說君王延壽二十一歲了。臣請求趴伏於陛下面前等候。若火星不移,臣請求死罪。」
景公說:「可以。」
這天夜晚火星果然遷移了三舍。
【說明】
謝敷雖然默默無聞,但是位真處士。據《世說新語‧棲逸》,郗恢與謝敷友好,常稱讚他:「謝敷識見雖不絕人,可以累心處都盡。」認為謝敷的見識雖無過人之處,但對於勞心的慾望執著,都能盡空。《續晉陽秋》提到,謝敷崇信釋氏,以長齋供養。可見謝敷修練到了一定的境界,已能斷絕世間執著,使慾念盡空。
宋景公三句至德之言,換得延壽二十一歲。俗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荀子‧榮辱》也說:「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由內心善惡散發出的言行,不僅會對別人產生幫助或傷害,在那一刻也決定了自己命運的好壞,一念之差便定下自己的未來。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