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新州交通廳長海倫(Jo Haylen)從中國進口 「宜家風格」的組裝平板車輛來擴大公交車隊,引發本土就業擔憂,被指責違背了新州工黨大選前有關在新州打造新公交車的承諾。
新州交通運輸司(Transport for NSW)上個月宣布,已採購了300 輛零排放公交車,預計將於2028年投入使用。
但《每日電訊報》獲得的信息顯示,新公車的大部分製造工作將在海外完成,本地工人僅負責將現成的部件組裝在一起。
新州政府前公交車主管約翰·李(John Lee)警告說,除非支持本地製造商,否則澳洲的公交車行業可能會像汽車製造業一樣被淘汰出局。
這位曾在工黨執政時期擔任過交通廳高級官員的前公交行業高管現在指責他以前所在的部門購買 「廉價的海外進口產品,而不是支持一個已擁有80多年製造公交車歷史的本土行業」。
「我們一直使用歐洲的發動機和底盤,如沃爾沃和梅賽德斯,但這種宜家式的進口理念,即座椅、地板甚至駕駛室都在中國預製,這只會讓澳洲人失去工作,」他說。
「不同之處在於,以前澳洲工人至少要花200個小時才能在這裡製造組裝一輛公交車,但在這項政策下,兩名非熟練工人可以在一天之內將一輛公交車組裝好並開走。」
上週,交通廳長海倫宣布,福田汽車分銷公司(Foton Mobility Distribution)已獲得了一份合同,將在諾拉(Nowra)工廠交付319輛新型電動公交車中的126輛。
海倫表示,這些公交車將在本地製造,但最初的工作只是組裝進口零部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零部件將會從本地製造商處採購,以到2027年實現50%本土化的目標。
鐵路、電車與公共汽車工會(RTBU)有軌電車與公交車部門祕書巴比諾(David Babineau)表示,對於大多數新公交車而言,「絕對不會有本地製造的零部件,除非你想算上那些隨公交車一起運輸過來安裝座椅的人」。
他認為,新州交通廳長可能違反了工黨的政策,以及在選舉前工黨所做出的在本地製造的承諾。
他說,從海外進口的宜家模式的公交車,其中95%的工作都是在海外完成,當地工人只需用螺栓固定座椅,「這絕不是一個有理智的人所稱的本地製造」。
海倫曾發誓要為新州生產更多的公交車,但通過進口 「宜家式 」的平板車輛,大部分製造工作都將在海外完成,這將使澳洲人失去就業機會。
新州交通運輸司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新州政府正在 「逐步提高零排放公交車的本地含量」。
責任編輯:李子吟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