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28日訊】最近多個民調顯示,加拿大人的愛國主義情懷正在下降,其中,加拿大年輕人的愛國熱忱下降最為嚴重。
年輕人愛國情懷下降,原因不言而喻:公校多年來,一邊給孩子們灌輸加拿大社會是由一個多數壓迫群體和一個受壓迫少數群體組成,另一邊積極打消孩子們形成愛國主義情懷。然而,愛國情懷能將所有人作為一個民族和國家團結起來。
安格斯里德民調機構(Angus Reid)去年12月的民調顯示,表示對國家有深厚情感的加拿大人比例驟降至僅49%。益普索(Ipsos)一項最新民調又顯示,43%的18至34歲的加拿大年輕人支持加拿大加入美國,遠超33-54歲和55歲以上人群中的33%和17%的比例。
也就是說,每10名加拿大年輕人中,就有4人願意用民族認同來換取更多個人財富和福祉。年輕人缺乏愛國主義情懷,一個主要原因是年輕人在中小學成長期間,長期被公校灌輸一種基於所謂世界觀的意識形態:種族認同高於加拿大民族和國家認同。
教育系統大搞種族階級分化教育
加拿大國家學校圖書館(CSL)建議根據「平權認知」來選擇書籍,增加被壓迫邊緣人群的書籍。2023年,大多倫多皮爾區教育局內部培訓文件顯示,圖書館員被勒令刪除「任何有害、壓迫或殖民內容」的書籍。如此一來,大多數2008年之前出版的書籍,都從書架上被清除。
去年,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一本手冊宣稱,白人至上是一種結構性現實,必須在課堂上討論和消除,教育是一種以白人和歐洲中心主義為中心的殖民結構,必須積極去殖民化。手冊還宣稱,種族決定了人們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經歷、身分和地位,應視為社會焦點問題。
目前西方社會興趣的反覺醒運動,雖促使一些組織和機構放棄這些意識形態,但TDSB不僅改弦更張,反而變本加厲,最近還呼籲對安省所有教師進行強制性多元化、公平和反種族主義培訓。
不僅僅是安省,分裂的種族意識形態已經在全國各地學校紮根。卑詩省高中生可選修「社會正義12」課程,被灌輸「特權和權力」以及「少數群體的多元信仰體系和世界觀」等概念。2022年,卑詩素里教育局推出「黑人研究12」課程,向學生灌輸卑詩黑人歷史和全球種族主義、壓迫、非殖民化和身分問題等東西。
薩省教師聯合會網站鏈接到「草原省黑人」教學指南,稱其為12年級教師的重要資源。指南認為,加拿大的歷史和現在,充斥種族主義,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殖民歷史的國家,國家制度政策和規則,都為白人帶來優勢。指南還列出一個「白人殖民凝視」詞彙表,意思是白人用白人至上主義的視角,來看待、定義、限制、定型和評判種族群體。
這還只是這三個省的種族教學小樣本,反映了加拿大教育官僚機構自上而下推行種族意識形態,讓學生要麼自動歸入多數壓迫群體中,要麼自動歸入被壓迫少數族裔群體中,從而大搞身分階級分化和對立。
在這種教育灌輸下,加拿大年輕人愛國主義情懷急劇下降,相當一部分人願意併入美國,也就不足為怪了。整個國家的教育系統竭盡全力消除孩子們的國家認同自豪感,用種族階級意識形態取代加拿大共同傳統意識,就不能怪孩子們不愛國了。
為重新點燃年輕人的愛國主義,必須用傳統教育模式取代這種分裂的意識形態教育,培養不同背景的加拿大學生對國家和歷史的自豪感。
作者簡介
萊利·多諾萬(Riley Donovan)是加拿大卑詩省的新聞工作者。
原文To Reignite Canadian Patriotism, Start Teaching It in Schools Again刊載於英文大紀元。
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