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電子煙恐增心臟病、失智風險 民團籲確實取締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25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英國將發表一項研究,顯示電子煙恐導致心臟病、中風與失智風險,電子煙危害與傳統紙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民團呼籲,政府確實取締,應依法溯源取締電子煙,另應跨部會擬定完善配套措施,保護兒少健康。

《菸害防制法》修法已正式施行,當中明定全面禁止電子菸,至於加熱菸則須經過上市前審查評估後,才能販售,目前相關廠商資料仍待審查確認。

董氏基金會26日表示,三月即將發表的全球首份針對電子煙長期影響對照研究發現:「電子煙對身體的危害可能比紙菸更大,長期使用者將面臨心臟病、中風、失智及細胞損傷風險。」

研究負責人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馬克西姆波伊丁博士(Dr. Maxime Boidin)表示,「電子煙的危害與傳統紙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研究團隊招募18至45歲的受試者,透過血管擴張測試(FMD)評估其心血管健康狀況。結果顯示,電子煙使用者與吸菸者的血管內壁皆會受到損害,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更進一步發現,電子煙使用者的血流量減少,顯示大腦供血受影響,這結果與認知功能下降及失智症高度相關。

此外,電子煙中的化學物質,包括丙二醇、植物甘油與碳基化合物,會進一步引起發炎與細胞損傷,拉高健康風險。33歲的研究參與者瑪琳(音譯)表示,她為了要戒菸而改抽電子煙,卻發現電子煙更難停下,且自己比以往更容易喘,對健康狀況感到擔憂。

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醫師薛光傑表示,電子煙有時尚酷炫的外型與各類香甜味,少有傳統紙菸殘留的菸臭味,尤其年輕人相信電子煙商「電子煙比紙菸安全」的說法,而不以為意,其實電子煙因便於隨時使用,使用者無意識地頻繁吸入高劑量尼古丁及其它有害物質,導致更大的健康風險。

媽媽盟副祕書長唐仙美則說,這項新研究推翻過去觀點,而今台灣已明文全面禁止電子煙,但網路社群上廣告與販賣訊息相當氾濫,且經常可見年輕人隨意使用,更嚴重的是,電子煙已成為吸食藥物毒品,如K他命、大麻、依托咪酯等常見的使用載具。

董氏基金會呼籲,政府拿出決心和魄力,除取締違法販賣、廣告與使用外,更要追溯源頭確實取締,另應跨部會單位聯手擬定出完善配套措施,才能確保兒少健康。◇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