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過年記事 (1)

作者:田語
今年的過年辭灶真是別具一格,新穎又實在,不欺神。(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0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鄉下,只有到了小年,才顯現出年的氣象。小年開始,每天都有固定的事兒做,掃屋子,做豆腐,殺雞,發麵蒸饅頭……緊鑼密鼓。從臘八到小年,到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過年簡直就像演一場大戲,起起伏伏,熱熱鬧鬧,令人回味。我卻覺得,小年的祭灶,最為有趣。

灶神像,一般貼在廚房灶前的牆壁上或灶後。灶神儀表堂堂,與慈祥的灶王奶奶端坐神案前,神案兩側的擎天柱上,左書「上天言好事」,右書「下界保平安」。讀罷,令人好像有了底氣,心裡踏實不少。

作為一家之主的灶神,於眾神中,雖然官位不大,但因其專管人之富貴貧賤,生死榮辱。況且每年都須向玉帝稟報人之善惡,以衡定人在新的一年將受的禍福吉凶。因此,灶神受到人的敬拜,絕不亞於其他眾神。

夜幕四合,空氣中瀰漫著神祕的氣氛。妻子開始「辭灶」(送灶王爺升天)了。先揭下灶神像,放在灶口,準備焚燒。據說,這面一燒,那面灶神即達天庭。妻子先對著灶神像磕頭,然後往灶神嘴上抹糖,再點燃神像、紙錢和香燭。

火著起來,衝起的煙縷,略帶潮濕氣,有點辣眼。妻子一邊用小木棍扒拉著燒著的紙,讓火燒得充分些,一邊口中念念有詞:「臘月二十三,灶君上西天,吃口糖,滿嘴甜,玉帝面前說好言,保佑我家都平安,好話說上三千六,三十回來過大年。」一氣呵成。

我不知道「過年話」是不是由此引起,也不知別人家辭灶都念叨啥,但妻子的「送灶詞」著實有點新鮮,倒不像一個沒念幾天書的人說的。

看著妻子那副虔誠的樣子,溫順如羊,便忍不住想笑,我感慨神力的偉大。平時,她可不是這種風格。就是在院子裡說話,大街對面的樓房都有迴響。尖利的嗓門,犀利的眼神兒,殺氣騰騰的話鋒,因此,我戲稱她是我們家的「花木蘭」,發起威來,那真叫叱吒風雲啊。

妻子專注她的禱告,在她眼裡,外物全然不在。剛才的話還順口,可接下來的話就不那麼押韻了:「保佑我兒子,升官發財,買寶馬;保佑我身體旺旺興興的,一年掙兩萬;保佑……」重複再三,真是雅俗相間。然其誠心,天地可鑑,令人刮目。

兒子站在一旁笑,瞅瞅我,補充道:「媽,你得加一句,以前做錯的,一定改!」我為兒子的話感到高興。「聽大法的,做好人!」兒子說一句,妻子照著說一句。我心裡湧起一股熱流。真善忍的春風吹開了一塊塊凍土,處處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近幾年,妻子身體常常一累著,就難受,我就說,你誠心念一念「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看看怎麼樣。她總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說:「你學好了,我跟你借光就行了。」一次,她病得挺厲害,我勸她誠心念一念九字真言,真信真管用。

她說:「你怎麼知道我不信?我一看你做的那些事,我就來氣。」我說,你得修自己啊,不能只盯著別人,我不是一直在變好嗎,再說,你看我什麼時候有過病?這她倒認可。其實,妻子確實變了不少。不時地還問我:「我是不是比以前強了?」她說的「強」指脾氣好了,我都給以鼓勵。

今年的辭灶真是別具一格,新穎又實在,不欺神。我說,不能說你做了不好的事,還要讓灶神給你說好話,保佑你。兒子也在一旁附和。看來,那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應該改成「上天言實事,下界無欺瞞」才好。沒有欺騙,人們才會真誠相待,才會友善,才會寬懷包容,社會不就平安祥和了嗎。這正是:大法傳世人心歸正,春風吹拂萬物復甦。

——轉載自【正見網

點閱:《散文:過年記事 (2)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陽光傾瀉而下,若是沒有風,空氣暖暖的,讓人通體舒爽,使人想到造物主的恩賜,即便在嚴寒肆虐的日子。人和萬物何嘗失去他一刻的眷顧?
  • 又是一個冬日,大雪已過,天卻未寒,只等此次風雨過後溫度驟降。想來學生時代,對冬日有著無盡的幻想與期待。也曾附庸風雅地在雪落之時泡一壺茶,嘆一聲「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也曾夜歸之時自詡為「柴門聞狗吠,風雪夜歸人」。想起曾經種種,不禁莞爾。
  • 兒時就經常老人們念叨: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時光已到了三九,北方的冬天也到了最冷的季節。兒時的記憶裡這季節是滴水成冰,是我和小夥伴們穿著厚厚的棉衣到冰湖上快樂的去滑冰的季節。而現在的天氣卻出奇的暖和,反常的令人驚奇、咋舌。
  • 「在郊區有一塊地,那真的很美好!」來春說。我似乎能聽出這話裡的得意。或許,在這片她小時候瘋跑瘋鬧、捉魚爬樹、恣意成長的土地上,她能迎來中年的蛻變,重覓兒時無憂光陰。
  • 沙坡如浪,無垠延伸遠方,駝隊像一幅油畫,充滿高昂,充滿倔強,充滿堅毅,肩負使命,一直向心靈那片聖潔美好彼岸前行、前行……面對任何乾渴、飢餓、狂沙、酷熱、嚴寒,都不會猶豫和倒下!
  • 八十年代的中國,農村裡出來的大學生堪稱天子驕子,而從大學畢業的珉茹進了當地縣城最好的高級中學任教,那時教師是讓人無比尊敬的職業,更何況是重點高中的教師呢。那時的她,工作穩定,面容姣好,於未來有著無盡的幻想與憧憬。曾經以為,她的人生會一直守著這三尺講台,直至退休。
  • 繪畫《鄉村福音》,作者:方外。(明慧網)
    一碗雞湯泡麵下肚,整個人都暖和起來了。此時暮色已經降臨,煙花在空中頻頻綻放,我看到父親推出了自行車,我知道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經歷過黑暗中的掙扎,而今我能站在光明中守護信念。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黑暗,而是在黑暗中點燃微光,讓它照亮更多人的內心。
  • 即便是一道陽光,一縷炊煙,甚至路人呵出的一口口「霧氣」,也會讓人心底生出一絲暖意來。叫人不由得想起簡陋的屋子裡「呼呼」燃燒的火爐,想起穿著單薄圍爐取暖的人們那愜意的談笑。 你會不自覺地想到諸如生機、光明和溫暖之類的字眼,那是能夠叫人生起希望,充滿力量的美好事物。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