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超加工食品與牛皮癬發作有關

文/George Citroner 編譯/梓依明

一項涵蓋超過一萬八千名參與者的新研究突顯了飲食對炎症性疾病的潛在影響。(Shutterstock)
人氣: 143
【字號】    
   標籤: tags: , ,

研究人員發現飲食與牛皮癬之間存在潛在聯繫。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導致皮膚上出現厚厚的鱗狀斑塊,估計有750萬美國人患有這種疾病。

他們認為,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了解飲食對炎症性疾病的潛在影響。

突發疾病的風險增加1.5倍以上

這項研究發表於2024年11月27日的《美國醫學會皮膚病學》(JAMA Dermatology)期刊,共有18,528人參加,其中10%的人報告患有牛皮癬。研究人員使用一份經過驗證的自我診斷問卷評估了參與者對超加工食品(UPF)的攝入量。牛皮癬狀況分為三組:從未患過牛皮癬、非活躍性牛皮癬和活躍性牛皮癬。在牛皮癬病例中,有803例被歸類為活躍性牛皮癬。

研究人員使用了NutriNet-Santé隊列研究(Cohort study,又譯世代研究、小組研究、群組研究、定群研究、追蹤研究、梯次研究等)的數據,這是一項主要的法國營養研究,追蹤超過50萬名參與者,旨在探索飲食與健康結果之間的聯繫。

結果顯示,活躍性牛皮癬患者之間存在人口統計學差異。與從未患過牛皮癬的人相比,活躍性牛皮癬患者中女性比例較低(68%對74%),體重指數(BMI)大於30的人比例較高(16%對9%)。此外,該研究還強調,活躍性牛皮癬患者較少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

初步分析表明,患有活躍性牛皮癬的人和非牛皮癬的人在超加工食品攝入量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而言,超加工食品攝入量最高的參與者患活躍性牛皮癬的機率是從未患過此病者的1.52倍。

即使控制了年齡、體重、飲酒量和其它健康問題等因素,這一關聯仍然顯著。在調整後的分析中,超加工食品攝入量高的人患活躍性牛皮癬的機率仍然是普通人的1.36倍。

超加工食品可能會導致炎症,原因如下:

– 食品添加劑含量:乳化劑、甜味劑、色素和納米顆粒等添加劑會改變腸道的微生物群和通透性,從而導致炎症。
– 高鹽含量:超加工食品中的鹽分可以增加體內促炎性T細胞的數量。
– 高糖含量:攝入過多的糖會導致低度慢性炎症。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經過工業加工後已大大改變其原始狀態的食物。例如軟飲料、薯片、巧克力、糖果、冰激淋和加糖的早餐麥片。

需要更多研究以證實研究結果

該研究的作者寫道:「超加工食品攝入量高與牛皮癬活躍狀態有關。」他們指出,超加工食品攝入量似乎與高體重指數無關,而具有促炎作用。

他們承認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由於數據是自我報告的,可能會造成牛皮癬病例分類錯誤。然而,他們指出,這種自我診斷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經得到了驗證。

進一步的研究對於了解飲食對炎症性疾病的潛在影響至關重要。◇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Ultra-Processed Foods Linked to Psoriasis Flare-Ups。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韓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