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學者憂過度依賴天然氣進口 籲能源自給自足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5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將於今年5月進行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走入無核家園,學者19日根據2024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指出,台灣並未真正走向能源轉型,反而是走向「能源混合」,2023年液化天然氣發電比重達39.5%,憂心過度依賴天然氣進口,後續得更花費更大的成本擺脫,呼籲推升再生能源進度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19日發布「2024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中文摘要。綠盟研究員林正原表示,2023年全球核電發電量佔商業總發電量的比例從9.2%下降至9.1%,儘管發電量增加2.2%,但仍低於2019年與2021年。

林正原指出,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領域持續突破,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數據,太陽能和風能的年新增裝置容量分別增長73%和51%,合計接近460GW。2021年,太陽能和風能的發電量首次超過核電發電量。

負責台灣現況分析的報告作者之一,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彭保羅指出,台灣的核能發電現況面臨多變與挑戰,隨著核能廠逐步除役和能源政策的調整,台灣未來的核能發展充滿不確定性。

彭保羅說,目前台灣的核能發電機組數量正在減少,核一廠和核二廠已除役,核三廠也在進行除役倒數,核四已停建。2023年,核能發電量較前一年減少約四分之一,核能在台灣總體發電的比重降至6.3%,是自1978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彭保羅指出,2022年台灣再生能源增長達37%,2023年達到總發電量9.5%,其中風能和太陽能增長顯著,分別佔74.4%、20.9%,然而,台灣的能源結構仍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尤其是天然氣和煤炭,2023年液化天然氣發電比重達39.5%,使得能源轉型目標更具挑戰。

彭保羅認為,台灣並未真正走向能源轉型,往發展再生能源並取代化石燃料,反而是疊加多種能源來源,走向「能源混合(energy mix)」,由於天然氣仍然高度依賴進口,憂心後續想脫離依賴天然氣更花費更大的成本。

彭保羅表示,台灣的能源結構需進一步調整,才能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實現能源自給自足。未來,台灣的核能發展將面臨政治與經濟挑戰,如何平衡非核家園政策與能源安全,仍需解決。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