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為攬才留才,國立清華大學設立「傑出人才發展基金」,已募得約11億元。清大19日表示,全校共有超過三分之一,也就是近3百位教師今年領到3萬至100萬元的學術表現獎勵,再加上彈性薪資加碼,教授年薪最高上看5百萬。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他上任後規畫創設傑出人才基金之初,就發現為人才募款不易,過去許多捐款人更傾向冠名捐款興建大樓等硬體建設,因此特別感謝許多企業、校友及個人捐款支持清華傑出人才發展基金,為清華大學延攬並留住傑出教授提供助力,讓理工、人文、教育、藝術等各領域的教師都能受惠。
高為元也說,近年願意攻讀博士的學子愈來愈少,台灣未來的教授在哪裡,令他憂心,若不挺身改變,人才海嘯就在眼前。
清華大學研發長邱博文指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主要獎勵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評比指標包括發表重要期刊論文、學術專書、舉辦或參與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擔任國際頂級期刊主編、獲選重要學術組織會士,也包括演講、展演、競賽等多元領域的學術表現。
邱博文指出,清華大學去年首度對學術表現傑出教師頒發傑出人才獎勵,獲獎教師占全校教師的29%,今年的獲獎比率更上升到36%。此外,針對教育部補助大學辦理彈性薪資方案,清華也加碼提供配合,本學年彈薪總經費較前學年提高約27%。
邱博文進一步分析,清華大學助理教授本學年彈薪最高加碼56萬,副教授87萬,教授則可達279萬,再加上傑出人才基金獎勵3萬至100萬,合計本薪及雙重獎勵,助理教授及副教授的年薪可上看3百萬元左右,教授則有機會躍升至5百萬。
今年獲得傑出人才基金獎勵的教師中,共有53人獲頒捐款企業或個人冠名獎勵,獎金額度在50萬至100萬元之間。其中也包括來自日本、波蘭與以色列的外籍教授。
清華電機系教授李祈均今年獲頒「聯詠傑出人才講座」。李祈均表示,傑出人才基金制度著重獎勵教授的學術表現,這令有志研究的學者感到被重視,也以此為榮,是提升頂尖大學水準的良方。他認為,要做出具份量的研究,非一朝一夕可成,因此,學者也常是寂寞的,傑出人才獎勵正是對他們的重要鼓舞。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