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開發商已向新州政府提交申請,擬在悉尼內西區Marrickville開發一項價值15億澳元的建租項目(Build-to-Rent)。
該項目名為Timberyards,是新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建租項目,計劃建造近1,200套租賃公寓,其中包括115套可負擔住房。
如果獲批,維多利亞路(Victoria Road)上一片2.2公頃的工業用地將被改造成七棟公寓樓,並配備公共戶外空間、零售及創意空間。該項目由Rent to Live Co提出,該公司是學生公寓提供商Scape創始團隊的衍生企業,正首次進軍更廣泛的住宅市場。
「建租」模式指的是開發商長期持有並出租物業,而非出售房產。這一模式的開發項目若租賃公寓占比超過60%,可通過「重大州級開發項目」申請程序加速審批。
此外,新州政府還給予此類項目50%土地稅減免,並豁免外國投資者稅費,以鼓勵租賃住房供應。
Rent to Live Co的開發經理康布利(Jonathan Combley)在接受澳廣(ABC)採訪時表示,「以租代建」模式讓開發商更關注項目的長期發展。
「我們即是開發商,也是業主和運營方,針對Timberyards項目,我們將長期運營,並持續優化這一區域。」他說。
他還表示,這一模式為無法在市中心購房的人群提供了長期租賃的選擇,尤其是年輕人和家庭,他們已被高昂房價擠出內西區。
悉尼大學城市規劃研究員古蘭(Nicole Gurran)教授認為,「建租」模式的一大優勢是租客可以獲得更長期、更穩定的租賃合同。
「只要租客能按時支付租金,他們就不必擔心因房東個人意願而被驅逐。」她說。
然而,她也擔憂,這一模式的房源往往迎合高收入人群。
「國際研究顯示,這類住房通常是高端產品,配備各種便利設施和服務,儘管對許多租戶有吸引力,但也會推高租金。」
Timberyards項目雖包含115套可負擔住房,但其餘房源的租金將由市場供需決定。Rent to Live Co表示,他們將根據市場情況設定租金,以確保長期穩定的入住率。
古蘭教授表示,「以租代建」項目應作為改善住房可負擔性的一部分,但不能單獨解決住房問題。
「無論如何,任何新增的租賃供應都能起到抑制租金上漲的作用。」她說。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