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晨加拿大溫哥華編譯報導)2月11日(週二)溫哥華市長沈觀健(Ken Sim)與市議員一致通過了一項修訂動議,旨在保護本地企業、增強經濟韌性。而商業界人士認為,市府加速各種商業許可的審批,減少稅費是實現經濟增長目標的關鍵。
據悉,這一動議最初由綠黨市議員Pete Fry提出,目的是為了響應總理特魯多提出的「購買加拿大產品」的呼籲。這一動議提出後,獲得市長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並於週二獲市議會一致通過。
美國出於邊境安全考慮(包括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等)以及應對不公平貿易行為,對加拿大加徵25%關稅的議案目前獲得30天的暫緩,截至日為3月4日。
商會要求「優化經商環境」
修訂動議的內容包括:指示工作人員以「本地採購/採購加拿大」為視角審視所有市政業務;成立內部圓桌會議,以便迅速應對關稅和供應鏈中斷問題;研究臨時商業救助措施,如降低許可證費用和物業稅延期繳納,以支持本地企業等。
Fry指出:動議的「(目標是)培育一個更有韌性的經濟,保護我們的本地企業」。
該動議還要求市政府尋找新途徑,創造有利的商業環境,以幫助卑詩省在未來五年內實現每年3%的GDP增長。這一目標來源於大溫哥華貿易局(Greater Vancouver Board of Trade)。
商會首席執行官布里姬特‧安德森(Bridgette Ander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3%的GDP增長目標挑戰旨在確保財政安全和改善可負擔性。」
安德森說:「市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利用其職權,簡化創業和運營的流程。」「通過加快許可審批、減少繁文縟節、控制成本、稅費以及繼續支持公共安全,我們將看到對社區的顯著好處。」
美國供應商比例本不高?
據溫哥華市工作人員的一封電子郵件顯示,2024年該市與224家美國供應商合作,業務價值約610萬元;而從2009年至今,該市已與32,000家供應商開展業務,其中91%為加拿大供應商,僅有8%的供應商(共2,451家)來自美國,1%(189家)來自其他國家。
在週二提交給新西敏市議員的一份報告中,工作人員指出,在該市擁有或目前使用的2,788家供應商中,有2,699家(即97%)是加拿大供應商。
報告中寫道:「該市在採購商品和/或服務時,一貫優先選擇加拿大製造的替代品,而非採購外國製造的產品。」
週三,素里市市長洛克取消了與一家美國供應商的擬議合同,根據素里市政府的一份新聞稿。「以優先考慮加拿大利益,」
該市原計劃花費74萬元購買8個可移動拖曳看臺,主要來自一家美國公司。
洛克在聲明中表示:「我已經決定重新評估我們在關鍵基礎設施改進項目中的採購選擇。這一嚴峻局勢凸顯了優先保障加拿大就業、加強本地企業以及確保我們社區經濟穩定的必要性。」
洛克指出,自2020年以來,素里市的採購中超過99%來自加拿大供應商,而來自美國公司的僅占0.58%。◇
責任編輯: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