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報導)2021年疫期期房樓花預售價格和銷量均創歷史記錄,但瘋狂過後,過去一年中期房樓花預售幾近枯竭。隨著大量樓花完工,樓價也在貶值,買家當初的合同價格遠遠高於當前樓花市價。
據《環球郵報》報導,2020年末房市熱潮中,多倫多市民巴拉德齊(Joe Baradziej)支付43.9萬元的定金,購買多倫多市中心Leaside小區一套價值219.5萬元的2臥豪華公寓期房。去年秋大樓即將完工時,房子銀行按揭估價僅160萬元,比當初的買樓合同價格低了27%。由於銀行只會根據估值提供貸款,巴拉德齊得自己想辦法湊齊59.5萬元的差額。
加拿大期房行業的規則是,在開發商售出大樓90%的單元之前,樓花合同無法轉讓。開發商後來在給巴拉德齊的郵件中表示,已與RBC銀行合作進行大樓綜合評估,RBC同意按合同原價為買家提供房貸,但因公寓市場行情低迷,巴拉德齊拒絕開發商提議,不願冒險補足差額,決定放棄定金。
巴拉德齊說,從財務角度上看,他才不會按這個他已經知道的不真實的價格來貸款。
樓花貶值
目前大多區房市中,像巴拉德齊這種情況,只是為數極少的一個極端例子。
房屋估價師透露,目前樓花估值往往比樓花原始合同價格低10%到30%,許多買家不得不自己想辦法補足差額,否則不僅定金會打水漂,還可能因違約被開發商起訴。
多倫多從業二十多年的資深估價師普瑞蘇提(Lorenzo Presutti )透露,他的團隊去年對近100套期房樓花進行估值,從未見過樓價這麼暴跌過。行業研究公司Urbanation數據顯示,今年多倫多和漢密爾頓地區總計30,793套公寓完工,超過去年29,800套公寓完工紀錄,今年問題會更嚴重。
房屋估值遠低於合同價格,不只發生在豪華期房樓花。房屋估價師們透露,目前所有類型的住房都出現這一情況。例如,多倫多55 Charles St. East一套535平方呎的一臥公寓2020年1月以85萬元售出,2024年完工估價僅70萬元。
一般情況下,房屋估價師主要參照同類房屋售價、完工樓花銷量和樓花轉讓合同價格等多個因素進行估價,房屋銷量低迷情況下,則必須參照活躍房源進行估價,房價下跌時,必須參照當前售價低位進行估價。
放棄定金?還是自己想辦法補足差額
房屋估價遠低於合同價格時,有些買家像巴拉德齊一樣,乾脆放棄定金,有些買家向家人借錢或想其它辦法補足差額。許多想辦法補足差額的買家,拿到房子後即使將房子出租,也會因月供和公寓管理持有成本過高,每月都是入不敷出,相當於每個月都在燒錢。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更是對公寓投資敬而遠之,導致期房樓花市場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巴拉德齊當年購買這套豪華公寓時,原本是打算要麼投資,要麼賣掉手中的現有住房後用於自己今後的主要住房。樓花原定2022年9月完工入住,但後來推遲近兩年時間,期間加拿大央行連續大幅加息,房市放緩,月供飆升,期房樓花需求暴跌。
去年8月,巴拉德齊被開發商告知大樓繼續施工期間他可以入住,按行業慣例,他需要支付入住費,其中包括公寓的部分維護費用、物業稅和房價餘額利息,總計每月高達13,000元,在支付一個月的費用後,巴拉德齊停止支付,構成違約,失去43.9萬元的定金。
開發商透露,RBC銀行為大樓所有買家提供基於合同原價的估值的貸款選擇,所有買家都可選擇向RBC銀行貸款,目前其它買家都沒有提出其它異議。RBC銀行表示,大樓估價是基於市場實際狀況,會持續監控市場行情,必要時會重新評估。
資深評估師桂杜齊(Damian Guiducci)認為,過去買期房樓花很安全,當前期房樓花市場慘況,是疫期預售瘋狂導致的後遺症,現在撞到南牆,導致的後果就是這樣。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