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提到將對台灣課100%晶片稅,希望讓台灣半導體業到美國生產。科技專家提到,川普真正想做的是,讓台積電去協助美國的英特爾(Intel),不惜用關稅手段來施壓,「這件事在進行式,從好的角度來看,台積電再度被美國政府肯定了,全世界有幾家公司做得到?」
科技專家許美華在臉書上透露,在過年前後,台積電跟台灣政府高層都收到來自川普政府的真正想法,就是「希望台積電救Intel,但又不希望台積電收購Intel,因為美國政府希望保住Intel這個晶片命脈。」
她說,川普稍早放出要對台灣晶片課稅的消息,甚至說不惜加稅100%,目的是希望用關稅迫使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把晶片製造帶回美國。當時川普有些話沒有說白說透,川普最想要的是晶片美國製造,並不是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這個模式,他想要的是,自家Intel的晶片製造能夠起死回生,靠真正的美國公司做到美國晶片製造。
許美華說,「台積電不收購Intel,到底要怎麼救Intel?派團隊進去技術指導接管嗎?台積電自己在台灣跟全世界積極蓋新廠,人都不夠用了,還有力氣再去代管Intel嗎?」
她說,華爾街盛傳,台積電以技術入股Intel,台積電出技術,而美國出錢去救活Inte,「這個上策,跟我聽到的比較接近。」其實,川普政府並沒有具體的想法,終極目標就是想搶救Intel,然後寄希望於台積電,讓台積電來想辦法,甚至不惜用根本難以執行的關稅手段來威脅。
許美華說,這件事還在進行式,她不會把這件事當做是對台積電、或是台灣的壓力或懲罰,「被美國政府點名搶救自家寶貝Intel,這難道不是台灣人值得驕傲的成就嗎?」
財經網美胡采蘋在臉書上也發文提到此傳言,她說,台積電幫助英特爾,這並非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最好的結果會是,英特爾把晶圓廠分拆出來成立一家新公司,美國政府拿晶片法的補助轉為股權出資,等於是入股打呆帳、提供新資金,再由台積電技術入股,做為新公司的經營團隊。
她說,這樣等於是美方託管一家晶圓廠給台積電,政府不涉入日常經營,名義上這還是美國政府超過51%股權的美國公司,但已經是美皮台骨。
胡采蘋說,美國跟中國不一樣,中共是想偷技術甩掉你,美國是製造業已經落後,沒有最好的土壤做晶圓製造了,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這樣做的好處是,美國政府保留了本地生產的供應鏈安全性,台積電得到跟美國政府直接溝通、跟美國客戶最近距離的獨特地位,變成一家有一部分美國血統的公司了。
她說,台積電董事會裡面已經有一席美國商務部派駐的董事Ursula Burns,其是商務部供應鏈諮詢委員會的主席,還有台灣行政院國發基金的代表,未來甚至可以成為兩個國家的外交紐帶,行政院可以直接跟美國商務部溝通。
不過,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總監劉佩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提到,與英特爾合資公司對於台積電反而不利,台積電日本和德國廠皆是與客戶夥伴合資,且為成熟製程技術,與英特爾合資公司勢必以先進製程技術為主,一旦技術外流,有可能危及台積電先進製程領先優勢。
劉佩真坦言,英特爾當前營運面臨困境,技術發展遭遇瓶頸,綜觀全球半導體製造業,台積電技術居領先地位,台積電若與英特爾合資公司,確實可協助英特爾突破困境,並扶植美國半導體製造業發展。◇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