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灣保母制度上路滿10年,托育相關團體11日表示,近年來保母調慢、加薪少,讓保母新血不願進來,品質、數量嚴重衰退,呼籲政府訂定明確調整公式,及退場機制。衛福部社家署回應表示,將對現有調整機制強化,而違規樣態複雜多元,也涉及到執行細節,也會再與相關團體、專家學者討論。
台灣推動居家托育登記制滿10年,民間團體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1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現行居家托育登記制出現兩大問題,包含保母調薪慢又少及管理缺乏退場機制,呼籲政府改善並穩定托育品質。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齡表示,保母托育存在「調薪慢、加薪少」現象,問題根本在於法律規定,地方政府需要成立托管會審酌轄內物價指數及當地區家庭所得訂定托育費用,但並未規範托育費用研議調整頻率,而且考慮因素太少,造成保母薪水長年停滯。
針對保母薪資,黃喬齡認為,衛福部應該訂定調整托育費用行政規則,明確規定調薪頻率與調薪公式,同時將物價指數、家庭可支配所得、保母薪資合理性等因素納入考量,並透過與地方政府溝通,讓地方政府參採,強調,唯有制度化保母薪水的調整機制,才能為托育服務領域留住好人才。
現行保母管理制度有「大錯不犯、小錯累犯」的狀況,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研發組長李庭欣表示,保母退場機制偏重處理重大兒虐、性侵等嚴重犯錯,至於像是保母超收托兒、在托育時間外出買菜等錯誤,都只能要求保母限期改善,只要保母能在期限內改善就不會留下任何紀錄。
李庭欣認為,保母管理應該效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建立違規記點退場機制,讓「違規不斷的累犯者」有法可管,有必要時也可以退場,才能讓父母可以避開地雷保母。
衛福部社家署回應表示,違規樣態複雜多元,也涉及到執行細節,將再與相關團體、專家學者了解,若社會有共識,違規記點的部分也可以在子法裡做更詳細討論,如果少數地雷保母仍無退場,最後犧牲的仍是家長和幼兒的權益。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