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繪畫故事

畫中之馬

作者:紫悅
元代《百馬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539
【字號】    
   標籤: tags: , ,

山東省臨清縣的崔生,家極貧,多年來圍牆破敗都沒錢修復。崔生每天早晨起來,就會看見一匹馬兒,躺臥露宿在院內草叢間,渾身黑毛白蹄,神駿異常,只可惜尾毛長短不齊,近觀好像是被火燒斷似的,崔生把它趕走,可到了晚上又再出現,也不知這馬打哪兒來的。

崔生有個好友在山西當官,崔生每回總想去投靠他,謀得個差事以改善家境,可苦於缺錢,無法尋得代步的良騎。於是,腦筋一動,抓住這匹無主的馬兒,配上馬勒乘騎而去。臨走前,叮囑家人說:「倘若有人來找馬,就立刻到山西告訴我。」

一登旅途,那馬兒飛馳快速,瞬息間奔行百里,夜晚不太吃芻豆,崔生以為這馬有病。隔天,不忍它太耗費體力抱病奔馳,就故意拉緊馬勒,控制它放緩腳步。可那馬卻挺立嘶鳴、口中噴沫,強健奮勇如昨。不得已,只好又放縱它一盡全力。結果,不到中午已抵達山西了。

當他騎著馬進入繁華的市集時,看到這馬的人,無不讚歎。晉王聽說了,打算以重金購買,崔生恐怕被失主尋獲,無法交代,所以不敢出售。如此,在山西居住了半年,家中並無傳來任何有關馬的消息,於是以八百金賣給了晉王府,自己買了頭健騾代步歸家。

後來晉王因有事故,需要火速處理,派遣府邸中的校尉騎著這匹馬兒趕赴臨清。可這馬兒掙脫韁繩,跑了。校尉跟在後頭,一直追到崔生東邊的鄰居家,入門,就失去了蹤影。於是,校尉找來崔生,一起向屋主求索,屋主姓曾,回說,自始至終,從沒瞧見有啥馬匹進屋的。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趙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有名的畫家)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才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那校尉一看,沒法子向晉王交代,因此到官府告曾姓屋主。此時崔生得了賣馬的錢財,以此為資本做點小買賣,利滾利地也積蓄了上萬金,於是自告奮勇,願意免息借貸給曾,曾就付了八百金,打發校尉離去。為了此事,曾對崔生衷心感激,可他卻不知崔生即是當年售馬之主哪!

(《聊齋志異》)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再連破二陣之後遼軍對接近宋軍大本營的各陣加強兵力防守,對此穆桂英及楊宗保又找來將士們商議後續破陣對策,各路將士到齊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後台徐徐走來,正是本臥病在床的楊延昭。
  •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有兩虎驟然奔至,狼群嚇得四散奔竄。
  • 這些昧了良心、只認錢財而草菅人命的賊寇,長久以來盡幹壞事,以為人不知鬼不覺的逍遙法外,可「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那城隍感動於朱公的仁民、愛民胸懷,利用夢境以詩謎點化因而破案,冤情得以昭雪。所以為人得安分守己才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