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食藥署10日公布「去年度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10至12月執行結果」,總計抽驗73件食品,有5件檢出重金屬「鎘」違規,其中有2件巴西蘑菇,分別因業者未保留來源文件及無法提具來源資料,妨礙衛生局調查,各遭罰新台幣3萬元,另有1件澎湖海膽,限期改正複抽仍違規,遭罰3萬元。
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說明,包含2件水產品(1件海膽、1件丁香魚)、2件蔬果植物類(巴西蘑菇)及1件油籽類(黃金亞麻籽),檢出重金屬「鎘」不符標準,同批違規產品立即下架不得販售,經地方政府衛生局命業者限期改正後,其中2件(丁香魚及黃金亞麻籽)複抽時現場無產品可供抽驗,後續列管追蹤。
另1件海膽複抽驗仍不符規定,地方衛生局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依同法第48條第8款規定,處3萬元罰鍰;另2件「巴西蘑菇」業者無法提具來源資料,也各開罰3萬元。
食品中所含重金屬可能源自天然存在或是受人類工業活動汙染所致,其對於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一,與各種金屬特性及暴露程度有關。
食藥署表示,將持續規劃執行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若經抽驗與規定不符者,會移請產品所在地衛生局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辦,並將其列為後續加強稽查輔導對象。◇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