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高雄報導)高雄市395場養豬場飼養近29萬隻豬,市府農業局為提升經營效能,向中央爭取2.4億元經費,在4年內輔導262場次養豬場改善相關設備,不僅節水6.2萬公噸,年經濟產值也從2020年的39億元提升至目前的47.3億元。農業局表示,今年再向中央爭取2,800萬元,持續推動養豬產業升級。
高雄市共有395場養豬場,飼養豬隻總數近29萬頭。農業局為推動養豬產業轉型升級,爭取到農業部「養豬百億基金計劃」經費補助,從2021年至2024年投入2.4億元,輔導262場次養豬場改善相關設施,包含導入高床節水型、密閉環控式畜舍,及自動化省工設備等,有效改善異味、廢水處理及人力不足等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更提升整體生產效能。
農業局表示,該計劃將傳統豬舍改建為高床節水畜舍,4年節水效益預估達6.2萬公噸,相當於21.6萬個台灣人一日用水量。田寮豬農陳金水表示,改建成高床豬舍後,大幅減少沖洗頻率,不但易於沖洗,更節省三成用水。阿蓮豬農高志賢也說,改建為水濂環控豬舍後,可自動調控環境溫度,豬隻住得舒適,生產效率好,夏季更節省三成電費。
農業局強調,養豬場導入自動化省工設備,不但能增加二成離乳仔豬及上市頭數,並能有效解決勞動力不足的長期挑戰,為高雄養豬產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養豬百億基金計劃」執行4年雖已告一段落,但因成效卓越備受肯定,農業局將持續爭取經費挹注,輔導養豬產業升級轉型,提升高雄畜產業者競爭力。◇
責任編輯: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