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唐詩(24A)

作者:朝暉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風晴景不妨犁」,寫景兼寫事,妙在描寫傳神。(徐明義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第二十四課

一、蕭史鳳,宋宗雞(八齊)(選自《聲律啟蒙》)

熊對虎,象對犀。
霹靂對虹霓。
杜鵑對孔,桂嶺對梅溪。
蕭史鳳,宋宗雞。
遠近對高低。
水寒魚不躍,林茂鳥頻棲。
楊柳和煙彭縣,桃花流水武陵溪。
公子追歡,閒驟驄遊綺;佳人倦繡,悶欹珊枕掩香閨。(下劃線字為入聲字)

注釋及說明:

1. 熊對虎,象對犀:象指大象;犀指犀牛。例句:

虎符中禁授,熊軾上流居。 唐‧武元衡《送鄧州潘使君赴任》
秋風逐虎花叱撥,夜雪射熊金僕姑。南宋‧陸游《獨酌有懷南鄭》
犀皮擁青橐,象齒飾雕弓。 唐‧李嶠《餞薛大夫護邊》
雨聲犀角枕,月色象牙床。 南宋‧陳允平《香奩體》

2. 霹靂對虹霓:霹靂,①響雷,迅雷。②形容行動迅疾,且聲威浩大。唐‧王維《老將行》:「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③形容令人震驚的消息(晴天霹靂)。|虹霓,霓虹。雨後天空的彩虹或彩霞。

閒處雨聲隨霹靂,旱田人望隔虹霓。 唐末‧齊己《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

3. 杜鵑對孔雀:本文指的是杜鵑鳥。又名「子規[1]」。在古詩中如果提到「子規啼」,都略帶悲傷。所以我們在創作中運用杜鵑鳥叫聲這個場景或背景時,要注意。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蜀道難》:「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唐‧韋應物《子規啼》:「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展轉何時明。」等等;杜甫的《子規》詩,這節課會學習。

孔雀豈知牛有角,杜鵑還識帝遺魂。 明‧沈周《題杜子美像(其二)》

4. 桂嶺對梅溪:桂嶺,一說是廣西賀州市桂嶺鎮。其實不是,在古代,凡多桂樹的山嶺都可稱桂嶺。唐‧楊衡《送人流雷州》:「臘月雷州雨,秋風桂嶺花。」詩中的「雷州」在今廣東省湛江市。唐‧戴叔倫《送孫直遊郴州》:「孤舟上水過湘沅,桂嶺南枝花正繁。」郴州在湖南省。北宋‧黃庭堅《到桂州》:「桂嶺環城如雁盪,平地蒼玉忽嶒峨。」詩中的「桂嶺」在廣西的桂州。而桂州與賀州的直線距離有兩百多公里。類似的例子在古詩中非常多。究其原因,桂木在古代屬於較珍貴的木材;桂花可做香材,可入藥等等用途。在山嶺中種植桂樹,第一可以提高當地百姓收入。第二每到黃曆八月,桂花盛開,十里飄香,能吸引文人墨客的光臨,提高當地的名氣和旅遊方面的收入。因此,長江以南,在古代,用心的地方官員就會利用地理優秀引導百姓種植桂花樹。|梅溪,溪邊植有梅花樹,都可稱之為梅溪。

梅溪正月千枝豔,桂嶺中秋十里香。 (朝暉 原創)

5. 蕭史鳳,宋宗雞:蕭史,春秋時期秦國人,善於吹簫。他教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吹簫,兩人結為夫妻,他們吹簫能引來鳳凰祥集。秦穆公建造鳳台給他們居住。後來蕭史與弄玉修仙有成,乘鳳凰飛走了。典故出自西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蕭史》[2]。唐‧沈佺期《鳳簫曲》:「昔時嬴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雲。含情轉睞向蕭史,千載紅顏持贈君。」「吹簫引鳳」的成語亦出於此。

宋宗,指宋處宗,東晉時期的兗州刺史。他曾偶然間買到了一隻打鳴聲悠長的雞。把它裝在籠子裡放在窗前,過一段時間之後,雞竟然學會了說人話,並且還有一定的道理。宋處宗經常與雞交談,學問居然有了長進。事見北宋‧李昉等編撰的《太平御覽‧人事部‧卷三十一》記載[3]。古詩文中常見用「雞窗」指讀書窗或書房;也有用「談雞」來指此事,典故均出於此。

引鳳還須蕭史鳳,談雞莫若宋宗雞。 (朝暉 原創)

6. 遠近對高低:遠近,①指距離長短。②指關係的親疏。|高低,①高處與低處,比喻地勢不平坦。②優劣。

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 唐‧方干《送孫百篇遊天台》

7. 水寒魚不躍,林茂鳥頻棲:大意,天氣寒冷時,魚兒不再躍出河面。鳥兒常在茂密的樹林中棲息。

棲,讀音「西」。《康熙字典‧棲》:「《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齊韻)」|躍,讀音「藥,入聲。」

楊柳和煙彭澤縣,桃花流水武陵溪。(《聲律啟蒙‧八齊》)(徐明義 提供)

8. 楊柳和煙彭澤縣:彭澤縣,陶淵明曾擔任過彭澤縣令;他是江州尋陽人(今江西九江市),在自己家門口種了五棵柳樹,號「五柳先生」。

上聯大意:(暮春時節,風和日麗)彭澤縣的楊柳在輕煙中隨風搖擺。

9. 桃花流水武陵溪:大意:武陵溪邊桃樹的桃花盛開,流水帶著落花遠去。(「武陵溪」一說在湖南常德,是陶淵明作品《桃花源記》所描寫的地方。)

10. 公子追歡,閒驟玉驄遊綺陌:大意,貴家公子尋歡作樂,騎著駿馬在風景如畫的郊野遊玩。

「驟」指縱馬疾馳。「玉驄」指駿馬。「綺陌」①綺麗的街道。唐‧元稹《羨醉》:「綺陌高樓競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憐。」②風景如畫的郊野。明‧江源《客懷(其一)》:「閒過綺陌尋高寺,悔別青山憶舊溪。」

11. 佳人倦繡,悶欹珊枕掩香閨:大意,閨中女子繡花累了,關上房門倚靠在珊瑚枕上休息。|悶欹(音奇),「悶」靜默。「欹」斜靠。|珊枕,用珊瑚製作的枕頭。

二、六首押「八齊」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1.  田家事 唐‧儲光羲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風晴景妨犁。
高機猶臥蠶子,下坂飢逢餉妻。
滿林羊酪熟,麥涼浮壟雉媒低。
生時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迷。

注釋:①桑柘(音這,去聲):桑木與柘木;這兩種樹的葉子都可以養蠶,吐絲,用於織布製衣。因此「桑柘」可泛指農桑。②蘸(音戰,去聲):浸潤。過去桑樹常種植於河堤、湖堤邊上,以水滋養。故稱「水蘸堤」,其實是以水來滋養桑柘。③不妨:可以;不妨礙。|犁,泛指耕種農田。這些農田在河堤旁。④高機:古代的織布機有一種帶有高吊架,用腳踏的機器。故稱。⑤臥蠶子:蠶的形狀類似蚯蚓,無法直立,所以也稱為臥蠶;「臥蠶子」即蠶絲。⑥下坂(音反,上聲):去坂田(坡田)幹農活。⑦餉饁(音向葉):給田間送飯。「餉」古音讀去聲。「饁」是入聲字。兩個字是近義詞,都是指給田間耕作的人送飯。⑧杏色:金黃色的杏子。⑨羊酪(音洛,入聲):用羊奶為主要原料製作的奶酪。因為製作中有一個發酵的過程,要幾天時間,故稱「羊酪熟」。⑩麥涼浮壟:麥田涼風吹拂,麥浪浮沉。⑾雉(音紙,上聲)媒:也稱「馴雉」,野雉經過馴化,用於誘捕鳥類。⑿生時樂死:不管生與死,都保持樂觀的心態。⒀皇天:上天;蒼天。⒁儲:讀音「除,平聲」。《康熙字典‧儲》:「《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陳如切《正韻》長魚切,音除。(魚韻)」

全詩大意:河水浸潤著河堤,堤上種滿了桑樹及柘樹;今天天氣晴朗,雖然已經接近傍晚,晚風輕拂,但不妨礙農民耕作河堤旁邊的田地。白天農婦在家中用高機編織蠶絲,傍晚還要給下農田幹活已經飢餓的丈夫送飯。村外杏樹林結滿了果實、農民家中製作的羊酪都已經成熟;麥田涼風吹拂,麥浪浮沉,上面有馴雉低飛。人的一生都由命運決定的,不管是生與死,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態。順應天意,堅定信念,不在前行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古人詩評:唐代著名的詩僧和詩論家皎然在《詩式》中評曰:題有「田家」二字,自應切「田家」起,發句(首聯起句)如桑柘悠悠,而水又蘸堤,分兩層摹寫田家之景、晚風晴景;此時不妨耕犁;寫景兼寫事,妙能得神(妙在描寫極為傳神)。頷聯上句織,下句耕。頸聯寫景一句高,一句低,細膩風光(用細膩的筆觸描寫風景),落句(尾聯)言皆由命。見生時樂死且不必問,蓋皆任之於命,己之志不可惑也。[品]疏野(曠達且貼近自然)。

三、附注:

1. 《昭明文選》卷四,西晉‧左思《蜀都賦》,唐‧李善注引《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杜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

2. 西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蕭史》: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

3. 據北宋‧李昉等編撰的《太平御覽‧人事部‧卷三十一》記載:「宋處宗甚有思理才,常買得一長鳴雞,愛養之甚,至恆籠盛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語,極有言思,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遂大進。」

點閱【跟我學唐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除日》一詩描寫了唐朝時期,中國南方的過年景象,也讓我們了解了古代的過年習俗。過年送給親朋好友兩條魚,寓意「年年有餘」、「好事成雙」;「言是上冰魚」,用的是王祥「臥冰求鯉」的典故,言外之意,這是送給作者孝敬父母用的。
  • 雙鳧,借指地方官員或將要去地方任職的官員。典故出自《後漢書‧方術列傳上‧王喬傳》,王喬,東漢明帝時期河東郡人,曾任河南葉縣的縣令。他修出了功能,可以將赤舄(官員上朝穿的鞋子)變化成雙鳧,並在朔望日乘坐雙鳧去洛陽上朝,後來此事被皇帝及朝廷的官員發現了。或許是人世間不允許隨便在常人面前顯示仙術吧,王喬被天庭召回。
  • 《春題湖上》以「湖」字起結,奇極。「一半勾留」,湖未嘗留人,時人自不能拋捨。興之所適也;然亦只得「一半」,那一半當別有瞻戀君國去處,若說全被勾留,豈不是個遊春郎君,不是白傅(白居易)口中語矣。
  • 懷素是禪宗一脈的僧人,王昌齡與他在修煉上有不同的感悟。「本來生滅盡,何者是虛無?」如果連緣分、因果等等都是空的,那活在這世上,吃飯、喝水、呼吸幹嘛呢?筆者個人理解,真正的「空」是指執著心都去掉了的那種狀態;而不是否認這世間的物質存在。
  • 嘉遁幽人,適志竹籬茅舍:嘉遁,指合乎正道、合乎時宜的退隱。對於一名儒家修行者,「嘉遁」有幾種情況,其中一種是,朝廷有小人當道,在自己無力改變時,為了不同流合污,則退隱以正其志。
  • 「野鶴隨君子,寒松揖大夫。」這是李商隱在郊外散步時的真實場景。當一個人沒有機巧心術,心地純潔時,野鶴也願意與他在一起。杜牧「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 鶴長對鳧短比喻事物各有特點。典故出自《莊子‧外篇‧駢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野鴨的腿雖短,給它接上一節就會帶來苦惱;鶴的腳雖長,截下一節就會帶來悲哀。
  •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歐陽修《畫眉鳥》)這首七言絕句寓意深遠,鎖在金絲籠內的畫眉鳥發出的聲音,是禁錮後的叫聲,當然比不上畫眉鳥在樹林中、原野上自由自在飛翔時,歡快的鳴唱聲。
  • 人生如「飛鴻踏雪」,來去匆匆,痕跡很快就會消失。「鴻飛那復計東西」,「東西」二字的字面意思是方向;其言外之意是說,不要太在意塵世中得到的東西,或曾經留下的痕跡。
  • 三國時期有一位「醜妻」,頗爲聰慧,即曹魏大臣許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圖》。(公有領域)
    元稹悼亡韋氏詩,通首說得哀慘,所謂貧賤夫妻也。「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言其婦德;「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貧。俸錢十萬,僅為營奠營齋,真可哭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