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多倫多對外國房產買家再加稅10% 一文看懂

多倫多市政府去年提出市級非居民投機稅時表示,此舉的目標是減少房地產投機,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Shutterstock)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5年0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自2025年1月1日起,對於在多倫多購買某些住宅物業的外國買家來說,除需繳納安省25%的非居民投機稅(MNRST)外,還需繳納10%的市政非居民投機稅。

根據多倫多市政府發布的新聞公告,多倫多市的非居民投機稅在適用性、回扣、退款和豁免等方面,採用與安省非居民投機稅相同的標準。

相關定義

外國實體(foreign entity)是指:

  • 外國人:既不是加拿大公民,也不是加拿大永久居民的個人。
  • 外國公司:加拿大境外註冊成立的公司,或在某些情況下由外國實體控制的公司。

應稅受託人(taxable trustee)是指:

  • 至少有一名受託人是外國實體的信託(trust)。
  • 至少有一名受益人是外國實體的信託。

適用於非居民投機稅的房產類型

非居民投機稅適用於全價購買的物業轉讓,該轉讓至少包含一套,但不超過六套單戶居所。

至少包含一套單戶居所的物業包括:

  • 獨立屋;
  • 半獨立屋;
  • 鎮屋;
  • 公寓單元。

在購買多套公寓單元的情況下,每套公寓均視為包含一套住宅單戶的物業。

非居民投機稅不適用於其它類型的房產,例如:

  • 多戶居所的公寓;
  • 擁有超過6套住宅單元的建築物;
  • 農業用物業;
  • 商業用物業;
  • 工業用物業。

對適用物業的估價方法

非居民投機稅按適用物業的價值計算,通常購買物業所支付的金額,加上購買協議中同意承擔的任何抵押貸款或債務的剩餘金額。

在某些情況下,適用物業的價值按其「公平市場價值」計算,例如在轉讓以下物業時:

  • 租賃期可超過50年;
  • 公司將物業轉讓給其股東之一;
  • 公司發行股票時歸公司所有的物業。

可豁免非居民投機稅的情況

如果申請人符合以下條件,便可獲得非居民投機稅豁免:

  • 獲得移民提名:在購買或取得房產時,根據安省移民提名計劃獲得了提名,並且已經申請或證明將申請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
  • 受庇護者:在購買或取得房產時,根據《移民和難民保護法》第95條獲得難民保護;
  • 配偶:與配偶共同購買住宅物業的外國人,其配偶為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永久居民、提名人或受保護人士。

實施與徵收稅款

  • 與城市土地轉讓稅(MLTT)的流程一致,多倫多市政府將與Teranet Inc.及安省政府合作,徵收及執行非居民投機稅,並共享信息;
  • 土地轉讓稅和非居民投機稅,須在登記房產時繳納;
  • 作為註冊物業程序的一部分,所有納稅人都必須就非居民投機稅作出聲明,或申請豁免。

非居民投機稅回扣和退款

如果接受物業的人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其人已登記的物業轉讓有可能獲得非居民投機稅退稅。

比如安省的非居民投機稅,如果所購買的物業位於大金馬蹄地區(GGH)內,並且具有約束力的買賣協議是在2022年3月29日或之前簽署,之後沒轉讓給其他人,外國公民可能有資格獲得國際學生或在安省工作的外國公民的非居民投機稅退稅。

如果非居民投機稅繳納不當或多繳,符合條件的買家可能會獲得退款。所有退稅或退款的申請,都需提供證明文件。

非居民投機稅背景

安省政府在2017年推出安省非居民投機稅,至今為止徵收的稅金,已累計超過10億元,其中約一半的稅金來自在多倫多市買房的外國人。

多倫多市政府去年提出市級非居民投機稅時表示,此舉的目標是減少房地產投機,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按市府當時的估算,該稅在實施的第一年,可為市政府帶來最高1,500萬元的稅收收入。

從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加拿大聯邦政府禁止非加拿大人購買加拿大的某些住宅物業。因此,多倫多市政府決定在聯邦禁令結束後,在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市級非居民投機稅。

市政府表示,聯邦禁令實施期間,在多倫多市收到的省級非居民投機稅金同比下降了65%以上。

後來,聯邦政府宣布,將該禁令延長2年至2027年1月1日。

不過,因為聯邦的政策與省、市的不同,可以獲得聯邦禁令豁免權的外國人,可能在多倫多市買房時,仍需繳納安省和多倫多市的非居民投機稅。

安省從2017年4月21日起實施非居民投機稅,稅率最初設定為15%,僅適用於大金馬蹄地區的住宅物業,因為該地區的房地產需求特別高,負擔能力問題最嚴重。

2022年3月30日起,省政府將非居民投機稅的稅率提高到20%,並將其適用範圍擴大到整個安省。

2022年10月25日起至今,該稅的稅率提高到25%。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