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由於移民不斷湧入,人口迅速增長,為了滿足需求,悉尼的大部分空間開始被高樓大廈占據,獨立住宅正在減少,「澳洲夢」中的大後院正在消失。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房地產開發遊說團體Urban Taskforce的一項預測顯示,到2057年,悉尼只有25%的住宅是獨立式住宅,而2016年這一比例為55%。
同一時期,公寓在悉尼住宅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將從30%上升到50%,而連體住宅(如排屋、聯體別墅和聯排別墅)的占比將從14%上升到25%。
澳洲統計局2022年的一份報告也顯示,雖然悉尼新建房屋的面積基本保持不變,但由於土地成本上漲等因素,新建房屋所占地塊已明顯縮小。
2006年,悉尼新建住宅的平均面積為654平方米,到2021年,這一數字下降到423平方米,降幅超過35%。
在大悉尼地區的住宅區,2018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間,約有7700棟住宅的地塊面積小於270平方米。
澳洲商業投資博客網站MacroBusiness的首席經濟師範-昂塞倫(Leith van Onselen)說:「這代表著澳洲後院的消亡。」
他預測,下一代人將生活在一個面貌迥異的悉尼。
「我們的子孫後代將被迫住在距離中央商務區50多公里的狹小地塊上,或者住在鞋盒般的高層公寓裡。」
范-昂塞倫認為,過度的移民是住房結構變化的原因,而這種轉變是為了跟上悉尼人口激增的步伐。
根據《澳洲基礎設施報告》(Infrastructure Australia Report)的預測,悉尼的人口將從2016年的468萬增加到2046年的734萬,30年間增加近270萬,增幅高達57%。
范-昂塞倫表示,這將需要大量的住房和大量的基礎設施來應對人口的增長,兩者缺一不可。
「但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同時做到這兩點,而且多年來一直如此。如果放緩移民速度,悉尼的人口增長也會放緩。悉尼將以適度的速度增長,不會出現目前的住房危機,」他說。
去年,新州的海外淨移民人數增加了14.2萬人,其中大多數人居住在悉尼。
為了應對住房危機,新州政府制定了一項五年計劃,「到2029年,在全州範圍內新建37.7萬套地理位置優越的住房」,但政府已發現目前的情況已落後於制定的目標。
新州生產力與平等委員會(NSW Productivity and Equality Commission)在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在當前高利率和高建築成本的環境下,悉尼的許多住宅項目並不可行。在許多地方,公寓等新住宅的售價無法彌補開發商建造該住宅項目的成本和風險,因此,許多開發商暫停了他們的項目。
而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是在較小的地塊上建造新房。
數據顯示,在悉尼西區的黑鎮(Blacktown),成熟住宅區的住房地塊面積必須至少達到450平方米,而新近開發的住宅區的最小地塊面積僅為225平方米。
黑鎮地方政府發言人表示:「地方政府負責設定已開發區域的地塊面積,而新州政府負責設定新建區域的最小地塊面積。」
在悉尼西北區的山嶺(The Hills)地方政府轄區,情況也類似,成熟住宅區的地塊面積為700平方米,而新開發住宅區的地塊面積最小為225平方米。
Urban Taskforce總裁福雷斯特(Tom Forrest)認為,人們不應該呼籲減少移民或對住房面積縮減感到絕望。
「我們需要強有力的移民來推動經濟發展,」他說,「人口老齡化意味著我們的退休人員越來越多,而工作的人卻越來越少。每個行業都在努力解決勞動力供應問題。」
他堅持認為,悉尼人需要接受後院更小、住房密度更高這一嚴峻現實。
「我們正處於住房供應危機之中,因此需要相應地削減住房面積。縮小住房面積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樣我們就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納更多的住房和更多的人。」
「如果附近有公園,每個家庭就不需要大後院。我們需要更多各種形式的住房來克服當前的危機,」他說。
責任編輯:李子吟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