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報導)2025年,加拿大魁北克省課堂會成為世俗主義辯論的焦點;聊天機器人幫助學生完成的作業會得A+成績;學生們會自我打分;成千上萬的留學生會被遣送回國。
一、校園世俗與宗教之爭
去年2月,上訴法院支持了禁止教師課堂上佩戴宗教標誌的第21號法案,魁省世俗主義支持者取得重大勝利。
幾個月後,蒙特利爾貝德福德小學(Bedford)教師因涉嫌故意忽視科學和性教育課程,阻止女生踢足球,對學生施加身心暴力等,被政府調查,被魁人黨(Parti Québécois)指責始作俑者是伊斯蘭滲透,世俗學校爭論再次升溫。
調查後,貝德福德小學11名教師被停職。去年10月下旬,魁省省長勒戈(François Legault)呼籲加強第21號法案,雖被人指有轉移政治視線之嫌疑,但蒙特利爾其它幾所學校也被調查。
魁省福音網(Réseau évangélique du Québec)呼籲建立一個獨立機構,保護兒童接受非宗派教育的權利。
二、性別戰會繼續
新的一年裡,加國各地保守政治家會繼續審查學生性別代稱。
這場鬥爭已在薩省打響,省府最新立法要求16 歲以下未成年學生在學校更改姓名或性別代詞時,必須徵得父母同意,薩省三個工會對此提出法律挑戰。
亞省目前也在考慮制定類似立法;安省省長福特指責學校對孩子進行性別強制灌輸;聯邦保守黨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譴責全國校園大搞激進意識形態。這一切都表明,性別戰會持續到新一年的大選季。
三、留學生被遣返
聯邦自由黨政府大開國門後,加拿大各大高校大量招收留學生,人滿為患,加劇住房危機等各種問題。迫於外界壓力,渥京計劃削減50%的學簽,進一步的移民政策收緊變化,會導致新的一年中近7萬名留學生畢業後面臨被驅逐。
政府削減學簽,加拿大高校會損失可觀的學費收入,但滿懷希望的留學生付出代價最慘重,許多人舉債留學加拿大,本以為能花大價錢買個加拿大公民身分。
四、人工智能滲透
全球大型教材出版商已經開始使用聊天機器人:培生(Pearson)和麥格勞希爾(McGraw Hill)人工智能學習產品已經在100多所高校投入使用,可在學生完成作業時進行即興測驗和解釋關鍵概念。
畢馬威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2/3的加拿大學生已經依靠人工智能來幫助完成家庭作業。為此,渥太華天主教會學校教育局(OCSB)允許幼稚園到12年級教師高達85%的教案由人工智能生成。
五、安省高中生新增金融課
生活成本危機,意味著人人都得考慮金錢問題,安省學生很快也會如此。新的一年中,安省10年級數學課程會引入金融知識課程,並要求考試成績達到70%才能畢業。
民調顯示,80%的年輕人同意自身需要金融知識教育支持,亞省、薩省和卑詩省已提供類似課程。但有專家認為標準化考試風險高因而提出批評,好在是,學生會有多次補考機會。
六、技術職業教育
安省急需建築工。到2030年,安省需新增10萬多名建築工,才能填補建築工退休潮導致的職缺。
從2025年9月開始,安省11年級和12年級除只上英語和數學課外,大多數時間會上各種合作技術職業課程。目前各類技術職業需求旺盛,高中這一技術職業課程,應能為孩子提供豐厚的終生職業前景回報。
七、學生打分難
新的一年中,學生成績評估會是熱門話題。新的評估方法包括合格/不合格考試,或乾脆取消9年級和10年級考試,如渥太華-卡爾頓地區教育局2023年就已經這樣做了。
安省西南部的泰晤士河谷地區教育局(TVDSB)採取「不打分」法,即成績不打A或B,而是用更具描述性的指標來指出學生可改進的地方。
安省倫敦橡樹嶺(Oakridge)中學,學生們從2023年2月就開始給自己打分,但得提供足夠的證據。如能推廣開來,這股DIY評分風潮肯定會引起更多來自家長等各方面的反饋。
八、更多學校全年上課
在許多學生心目中,暑假神聖不可侵犯。但安省一些學校不這麼認為,紛紛將暑假縮短一個月,取而代之延長十月、十二月、二月和三月期間的短休假。
對於喜歡暑假的普通孩子來說,可能很難接受。但專家認為,這種均衡放假模式,能減少孩子長暑假期間的長期學習缺失,避免全年學習倦怠,孩子有更多時間在假期探望家人。
亞省已有多家學校也開始這麼做,有人認為,這種輪流授課模式,能解決卑詩省教室過於擁擠問題。
九、住房危機衝擊大學生住房問題
加拿大僅1/10的大學生能住學生宿舍,其他學生只能自己在校外租房。由於學生宿舍等候名單爆滿,加拿大各大高校都在加緊增建學生宿舍:卑詩大學(UBC)新增1,002個床位,亨伯學院(Humber College)新增336個,休倫學院(Huron College)新增311個。安省滑鐵盧市雖有高達35%的大學生住宿舍,但仍缺少近5,000個床位。新的一年,大學生面臨的最大難題可能還是找到住處。
十、亞省人力短缺 阻礙建新學校
去年亞省新增20多萬人,其中許多是需要上學的孩子。為此,亞省撥款86億元,計劃未來3年內新建90所學校。決心有了,錢有了,但還需要人來建設才行。問題是,亞省去年建築業職缺率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的7%,勞動力短缺,肯定會阻礙道路、房屋和學校建設。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