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元兌美元匯率已跌至自疫情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61美分左右。這可能會給公眾消費成本和住房價格造成上行壓力,但在大選之年卻能給聯邦政府的預算結果帶來一定的好處。
匯率是一個不斷波動的參數,但在過去兩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澳元一直徘徊在70美分以下。自去年9月下旬以來,澳元兌美元匯率總趨勢走低,已在週一下午4時以後從1澳元兌69.32美分跌至61.34 美分,跌至5年來的最低點。
儘管消費者在海外旅遊和一些汽油、家電等進口商品上面臨更高的成本,但經濟專家表示,澳元的跌勢需要更劇烈、更持久,才能給澳洲儲備銀行(RBA)應對通脹敲響警鐘。
澳元走軟可能會引發通脹,因為它會提高進口成本,並可能推動海外對從澳洲房地產到旅遊等各類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上升。
但據布里斯班時報報導,德勤經濟研究所(DAE)合伙人史密斯(Stephen Smith)表示,進口僅占澳洲消費的20%左右。他說:「我們通常需要看到匯率更大幅度、可能更持久的下跌,才能對通貨膨脹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澳新銀行(ANZ)經濟師鄧克(Madeline Dunk)也表示,澳元走軟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不太可能會給澳儲銀敲響警鐘。在2011年的一份文件中,該行發現,澳元升值10%,消費價格在大約3年內可能只會下降1%。「目前,我認為澳儲銀對當前經濟的通脹走勢感到相當放心,」她說。
由於鐵礦石和煤炭是澳洲以美元計價的兩種最大的出口商品,澳元走軟可以增加這兩種商品的出口收入,從而增加稅收,提振政府的財政狀況。「澳元走軟實際上非常有利於礦業公司的利潤,因此也有利於公司稅的稅收,」史密斯說。
在週一的新聞發布會上,澳洲財務部長加拉格爾(Katy Gallagher)表示,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預算結果,包括將利息支出降低了約700億澳元。「預算結果比我們接手時要好很多,我們會繼續努力,」她說。
澳元的價值是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的。當需求超過供給時,澳元就會升值,反之亦然。
近期澳元疲軟有幾個原因:中國經濟疲軟;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可能會增加對中國的關稅,這可能會進一步打擊澳洲的最大貿易夥伴;以及美聯儲可能會減少2025年預期中的降息次數。
澳洲嚴重依賴礦產出口,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和中國這個澳洲最大貿易的夥伴的經濟實力,會左右對澳元的需求。
與此同時,澳洲的利率已經低於美國的利率,從而減少了國際投資者在澳洲存錢的吸引,因此降低了澳元的價值和對澳元的需求。安保資本(AMP Capital)首席經濟師奧利弗(Shane Oliver)表示,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不利於澳元的完美風暴」。
此外,澳元走軟會降低海外買家購買澳洲房產的成本,從而給房地產市場價格帶來上行壓力。但史密斯和鄧克都表示,外國投資對房價的影響可能非常小。
「外國購房者在澳洲住房市場上所占的份額很小,」史密斯說,更大的影響可能會來自建築材料成本的增加,因為其中許多材料都是進口的。
責任編輯:岳明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