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1月14日訊】當下的加拿大,通貨膨脹、住房負擔力不斷惡化以及與美國的關稅戰風險,雖易讓人們陷入絕望,但加拿大人有充分的理由,對未來充滿希望,甚至樂觀。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最近經常提到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想法,這裡拋開網絡惡意言論不談,川普對加拿大的這一野心,與其說是威脅,還不如說是讚美,說明加拿大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戰略意義重大。
當下的加拿大,正處於痛苦的經濟和政治十字路口,不是因為我們這個國家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近年來極左意識形態左右了太多國家決策。
後民族國家意識形態
2015年特魯多上任之初,就提出了加拿大是全球首個後民族國家,加拿大沒有自己的核心身分,沒有自己的主流,云云。後民族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和民族身分,在面對超國家和全球實體時,失去其自身意義。換言之,就是全球主義凌駕於民族主義之上。
隨之,加拿大許多政客和領導人也開始追捧這一說法,也認為應該效忠全球倡議,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政客們一旦宣布了後民族意識形態,就開始迅速行動起來,將其變為現實。
在這種意識形態指導下,加拿大國內和外交政策目標,開始唯全球承諾是尊,與各種國際條約、倡議和基準深度綁定。如此一來,移民政策迅速失控,國家面臨巨大壓力;打著遏制氣候變化為名的《巴黎協定》等國際倡議,摧殘了加拿大關鍵能源行業,迫使加拿大罔顧現實瘋狂進行能源轉型。
全球主義議程,打著利他主義的旗號,換言之,就是國與國相互作用,實現所謂的更好的全球治理。全球主義者認為,實現全球治理,凝聚力更強,更包容,能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
追捧全球主義的機構追求國際合作,但往往將合作與屈從混為一談。問題是,這些機構不是由選民選舉產生,選民在這些議程中不僅沒有發言權,還要承受這些東西帶來的巨大衝擊。全球主義的野心,肯定與主權國家的願景衝突,主權國家的首要職責是優先考慮本國公民的福祉。
全球組織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如果一味地堅持自己的影響力,就會破壞民族國家的正當治理。一個國家的管理,本身就夠複雜了,需要極其複雜的政治體制才能實現,更何況全球治理了,就更加臃腫龐大了。
恢復主權國家是出路
加拿大等西方國家選民中,民族主義情緒在日益高漲,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全球化的失控不符合自己國家的最大利益。傳統上,一個國家的政府職責是為國家創造繁榮,保護自己的人民,同時與國際夥伴保持相互依存但獨立自主的關係。
把加拿大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意味著要放棄國際義務。事實上,加拿大越繁榮,才能提供更大的國際價值。加拿大要想富裕和團結,領導人首先得考慮自己國家的迫切需求,在國際義務破壞加拿大主權和繁榮時,拒絕履行。
加拿大人的愛國主義,可能會不那麼堅定,但絕不會為了所謂的全球主義烏托邦理想,阻擋自己的成功。只要紮紮實實地搞好國家財政管理,加拿大就能迅速恢復先前輝煌的國內和國際地位。
經過過去十年的慘痛教訓,加拿大人肯定會拒絕後民族假說,將國家重建為一個主權國家、美國的友鄰和全球民主國家的光輝典範。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瑞安·莫法特(Ryan Moffatt)是溫哥華新聞工作者。
原文It’s the Right Time to Rethink 『Post-Nation』 Canada 刊載於英文大紀元。
本文僅表達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