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老人不慎下載惡意軟件 貸款帳戶8分鐘損失15萬

老人不慎在電腦上下載了惡意軟件後,貸款帳戶數分鐘內就被轉走15萬。(Shutterstock)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5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對年邁的老人不慎下載了惡意軟件後,在8分鐘內被轉走15萬元。雖然在意識到軟件有問題後,老人及時通知了銀行,但銀行卻沒能阻止非法轉帳,甚至都沒能及時告知老人立即聯繫反詐機構。

50歲的卡車司機查理(化名)對news.com.au說,2024年初,他接到了年邁父母的電話,立刻趕往他們位於黃金海岸的家中。 他得知父親被哄騙後把惡意軟件下載到電腦上,擔心騙子已經獲取了他們銀行帳戶的訪問權限。

父母意識到問題後,立即斷開了電腦連接,查理的母親打電話給銀行,要求凍結帳戶。銀行工作人員檢查了她的主要儲蓄帳戶,並向她保證帳戶沒有任何交易。

但查理說,銀行工作人員忽略了一件關鍵的事,沒有檢查或凍結父母的貸款帳戶,這讓騙子成功轉走了15萬澳元。

銀行保證資金安全後,查理的父母原本以為危機已經解除。但第二天,查理心裡有種不安的感覺,此時已是週末,他通過谷歌搜索找到了一家營業的分行並趕了過去。到達銀行後,他被告知,他的父母原本應該首先報告給反金融犯罪機構,但沒人告訴他們,直到親自來銀行後才被告知。

這時查理意識到,銀行在前一天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阻止騙子。騙子瞄準了他父母的信用額度,並在短短8分鐘內完成了數次轉帳,總金額高達15萬澳元,而他父母還要為騙子支付6.9%的利息。

接下來是幾個月的拉鋸戰。一開始,銀行拒絕賠償,認為完全是查理父親的責任。

令人震驚的是,銀行告訴他們,由於當時打電話的時間超出了工作時間範圍,他們不能指望銀行凍結帳戶。但查理表示,父親是在下午4點剛過時打的電話。

此外,銀行還指責父母在帳戶上設置了1000萬澳元的消費限額。

查理隨後聘請了一名律師,給銀行發了律師函,然而至今,銀行未對律師函作出任何回應。

直到案件提交給金融投訴管理局(AFCA)後,銀行才和他們達成和解協議,但協議中有保密條款,他們無法公布銀行的名字,因此查理才選擇匿名。

查理認為,銀行願意妥協的部分原因是律師仔細研究了金融投訴管理局的裁決,找到了一起客戶獲得全額退款的類似案例。他認為,這可能是促使銀行願意和解的原因。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