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蜀憶事(37)調資(下)

作者:愚翁
共產紅潮肆虐神州大陸,回顧幾十年血淚歲月,悖於常理的事荒唐地橫行著,人人事事樁樁都被共黨鬼魅桎梏著。(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何曉華在威壓和疲勞的進攻面前,終於被攻破了防線,答應按照領導的意圖,寫了一份梁興澤有失教師身分,對所教女生圖謀不軌的揭發信。

等何曉華寫完初稿,兩位校長又審查了一遍,添加了一些內容,再叫何曉華抄寫了一遍天就快亮了。

聽完王校長的敘說,我不覺倒抽了一口涼氣。梁興澤不聽勸說,讓領導的工作難做,確是梁興澤不對。但為了擺平百分之二的調資工作,學校領導採取這種辦法來整治不聽話的教師,也未免太過分了。

別過以後,王校長忙著找李希茂刻寫檢舉梁興澤的上報材料去了。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調資這件事就把一個年輕教師飯碗搞掉,有些草率行事了。事情緊急,我連食店也沒去,直接去找孫校長說明情況。

孫校長主管後勤工作,我們都是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畢業生,都是老三屆。

我把王校長他們威逼何曉華揭發梁興澤的事簡要告訴了他。他一聽也很反感:「怎麼這樣搞嘛?憑空去整治一個人,這不成了文化大革命?」

說完,他連臉也沒洗,就去找何曉華的班主任老師。

斑主任把何曉華帶到孫校長辦公室,孫校長剛問檢舉信是怎麼回事,何曉華就一下大哭起來。她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將王、鍾兩位領導夜裡輪翻逼迫她揭發梁興澤的事說了一遍。

孫校長說:「你敢把你剛才說的這些話寫下來嗎?」

何曉華說:「怎麼不敢!」

孫校長說:「那很好。現在就當著你們班主任的面,把剛才說的這些話如實寫下來。」

何曉華一邊哭泣,一邊拿起筆來書寫一夜的經歷。

寫畢,孫校長讓何曉華簽上名,還讓班主任作為證人簽上名。他連早飯也來不及吃,就搶先一步把何曉華寫的情況說明送到教育局,並向教育局領導如實彙報了王校長他們為了完成百分之二的調資任務,不惜採取手段,威逼利誘學生對老師進行指控的真相。

王校長等李希茂把梁興澤的上報材料在鋼板上刻好並油印出來已經是半上午了。他送達教育局的時間整整比孫校長晚了兩個多小時了,成了「馬後炮」。

事後,由孫校長出面把梁興澤訓了一頓,叫他退出了競爭,劉老師順利上調一級工資,學校也順利完成了百分之二的調資任務。

十年以後,王校長退休搬到成都居住。有一次我請他和他愛人朱老師吃飯。我才告訴他,曾經在洪城師校背著他做的這件事。我舉杯向他道歉,表示對不起他。

誰知朱老師站起來說:「趙老師你做得好,做得對。你幫了老王的忙,讓他少犯了一次錯誤!來,這杯酒該敬你!」

又過了幾年,我和高中馬同學談起了這件事。他說:「你一舉三得,做了三件好事。第一,你救了梁興澤,讓他躲過了一次災禍;第二,幫助了王校長,讓他少犯了一次錯誤;第三,你挽救了學生何曉華,保住了她的貞節名聲。」

待續@

責任編輯:謝雲婷

點閱【紅蜀憶事】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銀老狠」是我們鄉銀老道的綽號。他為人陰險,心狠手毒,凡是和他一起共過事的人都知道他的厲害。
  • 但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當我想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業績,通過正規渠道去爭取高級教師職稱時,卻被無情的現實碰得頭破血流;當我託人找關係去評職稱時,卻能如願以償。
  • 今年再評不了職稱,明年就沒啥希望了。且不說上面給不給學校指標,就是給一個指標,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要了。連續兩年都沒能評上,後面的人還排著長隊在等著哩!
  • 上百萬的學生市民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示威遊行。他們舉著旗幟,憤怒高喊著「反官倒反腐敗」的口號,行進在東西長安街。
  • 怎麼辦呢?突然想起到農村栽秧也許能減輕心裡的慌亂。那是最累的農活,幹一天活下來,腰酸腿疼,連背都不敢伸直。
  • 我們學校共有教職工五十六人,按規定只能有一個人上調一級工資。可是卻有兩人符合調級條件。
  • 我在射洪教書時,學校根本沒有專門的辦公室,十幾個教師擠在一個小教室備課改本,成天鬧哄哄的,難得有個清靜。
  • 我的家鄉很窮,別說他人,我活了三十年連花生米都沒有吃夠一次。雞蛋對我來說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兩個。平常,雞蛋都是拿到集市賣了換油鹽醬醋。
  •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戶口、糧食、工資像三根鐵鏈把人死死拴在一個地方,叫你動彈不得。你縱然有通天的本領,也叫你寸步難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