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相依(上)

作者:段盛棋
阿斌向警方報案後,速速地回到村子裡,拜託張伯替他照顧家,並且告訴張伯,他馬上要南下去尋找妹妹。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四周霧濃如墨,阿斌不知身在何處,只見有一圈光亮的樹幹,粗粗密密地隱約霧中。他還有些知覺,老覺得自己在不停的摸索,想逃離這片濃霧迷離的地方。

好像有個人的聲音叫了他幾次,像是剛叫過,又像是好久以前似的。

「哥!」

小慧附著阿斌的耳根低喚著:

「你聽到我說話沒有?」

有些管子附在他的身上手上,熱氣在體內迴流。細細地、緩慢地延行全身。

真的有人在叫他嗎?

他只覺得痛,但不知道是哪裡痛,痛的地方和那個聲音一樣,的確有,卻找不到。

慢慢地,阿斌在樹根處找到一個小出口,他縮緊身子擠進去,費了好大力才擠出來,但外面卻是一片更黑、更暗的地方。

過了一會兒,他覺得周圍的東西彷彿從雲霧中清晰地浮起來,自己也不定的浮起來。

阿斌看到老村旁自己的家,那幢倚山傍水、紅磚青瓦的古老住宅,綠葉繁茂的二棵巨榕,依然默默地、安祥地守著屋前的院子,落葉厚厚地鋪滿一院蕭寂。

很久沒人掃了,我和小慧又不在家,他想……

***

母親生前最愛乾淨的了,天還濛濛亮,院子就被掃得清清爽爽,不見一片葉和一點髒亂,就像她自己一樣,雖然從沒進過燙髮店,一頭烏絲卻順其自然地梳理得光光亮亮、整整潔潔,把那張臉襯得像輪懸在自家榕樹梢的滿月,伸手就可撫摸的慈和與親切。

到了下午,父親還在地裡忙活,母親提前回家,再把院子收拾乾淨,然後準備晚餐,笑臉盈盈地等待著父親的歸來。

天熱,全家人多半在院子裡用餐,家人吃著、談著、笑著,鳥兒們也在榕樹上叫著、跳著、鬧著。天上人間,一片諧和互融的歡欣。

晚上,太陽早已下山,天不怎麼熱了,徐風輕搖著樹葉,搖出一院涼爽。父母親舒適地坐在榕樹下的木櫈上,閑閑地聊著天候、雨水、稻秧生長情形和對收成的憧憬。

這時,阿斌和小妹則纏著母親說故事。

母親讀書不多,故事卻像屋後井裡的水,天乾燥旱,也奈何不了它,用不完,取不盡,什麼烈女傳、封神榜、西遊記、薛仁貴征東……從母親的口中,不斷汩汩地、生動地湧出來。

父親喝著茶,閉著眼,靜靜地和孩子們一起聽。在那些沒有電視機的日子裡,也招來左鄰右舍,一起享受故事的醇濃芳香,也無意地默化了他們敦厚、誠樸、愛人的行俗。

父親過世後,母親獨立肩負起一家人的生活。

一股巨大的憂傷猛然地沖擊著母親。也許勞累與憂傷是二排前後推湧的浪,鎮日無形的沖刷、侵蝕,二年後,母親精力衰竭地倒了下來,彌留時,還念念不忘的反覆交待:

「……要好好活……好好照顧妹妹……好……好……小慧」

那時阿斌十八歲,小慧十四。

為了傳承家業,照應小慧,阿斌停止了還差一學期就將卒業的高中,含悲忍苦,一心做好莊稼工作。

這份工作,在父母親共同操持的年月裡,他在假日也曾全力參與,所以做起來並不困難,什麼時候翻地、施肥、平坏、泡穀種、播種、灌水、插秧、放水……都能按一定程序,有條不紊,做得妥當貼切。

小慧繼續讀書。苦難使人懂事、成熟,貪玩的妹妹已收斂很多;放學後,主動的料理家務;星期假日,也耽在家裡央求阿斌帶她去稻田工作。他想:不管她能做多少事,幫多少忙,讓她吃些苦,對她多少有點好處,至少會了解生活是件並不容易的事……

***

有人在他身上換插管子,還打了一針,雖然一點痛的感覺都沒有,卻有種不著實際、飄蕩的恐懼感,就跟二個月前,妹妹忽然失踪的時候一樣。

但這不是在家裡,也不是在尋尋覓覓的街衢,他知道得很清楚。

這裡是那兒呢?為什麼四週一片黑,一點光線都沒有,是不是……

***

二個月前,替二叔搬家到嘉義,來回忙亂了一陣子,才在第三天的傍晚時分回到家。

走進院落,靜悄悄的,往日這時,小慧一聽到院子的響聲,會丟下屋裡的工作,雙手在圍裙上擦扭的走出來,俏皮著說:

「哥!水放好了,先洗個去皮(疲)澡,然後吃飯。」

此刻大門還關著。他覺得奇怪,拿出鎖匙開了門,走進去,屋裡一片麻黑。打開燈,他取下竹笠,掛在牆上。

他想:小慧是不是學校有事耽擱了,何況今年畢業後要參加聯考,有一段時間,她常與同學留在班上接受老師的補習,因此而晚到六、七點鐘回家的。

妹妹本來打算初中畢業後不再升學,在家和阿斌一起工作,替他分勞減累。他不肯,堅持要小慧繼續讀書。母親臨終的囑託,他從沒有一天忘懷。他單純的、固執的覺得,唯有讓小慧安心的好好的讀書,才對得起亡故的母親。

阿斌把飯菜做好擺在桌上,抬頭見壁鐘已敲過八點,妹妹還沒有回來。他開始感到不安,心裡好像被烈火煎熬般的焦灼、煩燥。

他用紗罩把桌上飯菜蓋好,鎖上門,匆匆走出院子。

他準備先到張伯家問問,臨走那天,他曾交代小慧到他家住兩晚的。萬一沒有,再上她同學家打探,總能探出妹妹的踪跡。

張伯離他家只隔條小巷,走個三十來步就到了。張伯不在。張伯母說:

「小慧只前晚來住了一宵,昨夜沒來,我正在等你張伯回來去看看呢!」

阿斌有些兒急,但還自我安慰的想:也許她在同學家溫習功課,或者被什麼事絆住了。

但是,一連訪問了幾家都沒有妹妹的影子。據他們說,昨天學校老師參加地區教學觀摩,學生下午二點就放學回家了。好在村尾阿全處,透出了些眉目,還算沒白跑。

阿全說,昨天下午和小慧一塊回來,看她直走到離家門口不遠,和一個人說話,這人很陌生,村子裡好像從沒見過。也不知道他們說啥,不一會,她匆忙地同那人走了。

小慧和誰說話?那人告訴了她什麼?為什麼會跟著他走?沒人說得出來,阿斌也解答不出這些個疑問。

這夜,他躺在舖上,久久不能入睡。黑暗裡,天花板上,牆角邊,彷彿到處跳動著小慧黑亮的眼睛,溢滿著淚,溢滿著驚懼、哀怨、悲苦和期待……

阿斌索性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小慧的書房,扭亮燈,桌上一張鑲金邊的玻璃鏡框裡,小慧揚著頭,仰臉注視蒼天飄浮的雲絮;背後大把烏溜的短髮,捲揚在風裡;白底紅橫紋的短袖套衫,配著淡紅色的長裙,也被逗趣的風掀起一角。

她一手扶樹幹,另手指向遙遠,立身處,乃是河灘上翠綠的菜園。這個天真、淡雅、活潑姿態的腦袋裡正想著什麼呢?一個少女的綺夢?一個璀燦的未來?而現在,妳在哪裡?他憂忡的問。

堂屋裡,暗淡燈光,把壁上父母遺像慈祥的容顏,驀然映幻成嚴厲的神色,宛若在斥責他對妹妹照顧的疏失。阿斌愧疚的低著頭,喃喃地向雙親祈禱:請爸媽冥中指引,早日尋回小慧。

***

隔天一早,阿斌沒去田裡工作,就急急地趕到鎮上。他想:小慧與那人同走,必得經過鎮甸;那麼,街上總會有人碰見的吧?

他在鎮上的車站遇到阿火伯。火伯在街上開間五金店,阿斌家是他的常客,家人來到鎮上,常在他家坐坐,喝杯茶,閑話幾句,或買點什麼需用的五金。

火伯知道了原由後,像迷失在歧道上的說:

「昨兒下午,見著一個中年人,恰好在家門口,帶著小慧一塊搭計程車離去。」

他形容:「那人下巴骨有道淺紅的痕跡。在街上走的時候,神情閃爍,眼睛賊賊地四處張望。小慧也緊張兮兮的,好像什麼大事牽掛著她樣的。」

阿斌問:「你當時有沒有攔著她問問呢?」

「我問了,她只丟下一句『我有急事到嘉義去』,頭也不回的就和那人上車走了。」

到嘉義去?

那天,二叔來喚阿斌幫忙,他本想婉拒的。田裡的活正忙,小慧獨個在家他也不放心,但就是說不出口。二叔家除了嬸嬸,就只有三個小不點的女孩,確實沒把好手出力搬東挪西的,也便忍著答應了。

臨走,只囑小慧,他不在的兩、三天,到鄰居張伯家住宿,也好有個照應。

那麼,她到嘉義去做什麼呢?和她同走的人會是誰呢?

「我看這事透著古怪,小慧一定是被那人騙走的。」

火伯額頭的皺紋陷得更深地說:

「你最好報警,讓警方去找,總比你毫無頭緒的到處瞎闖要好得多。」

「你說那人下頦有道疤?」

阿斌突然想起什麼來的問:

「是不是個四十來歲,穿著一套寶藍色西裝的人?」

「是呀!」火伯疑惑地盯著他:「你認識他?」

前晚從嘉義到彰化替叔叔辦事的火車上,阿斌座位的對面,就坐了這麼個人。當時,因為這人下巴的疤痕特別醒目,所以吸住他多瞧了幾眼。

那傢伙卻隨和的與他聊起來,他說姓秦,是一家成衣工廠老闆,現在正要到北部去,看看那邊市場成衣的經銷情形。然後問阿斌到那裡去?家住什麼地方?有些什麼人?工作有否困難?如果想找工作,他很樂意安排阿斌在他的工廠做事。

姓秦的臉上雖然有點缺陷,但人還蠻體面的,人也很熱心。阿斌也就一無防備的告訴了他,並且還謝了替他找工作的事。

「哼!姓秦的,恐怕是這件事的關鍵人物,」阿斌憤憤的說:

「火伯,謝謝你!這事我會處理。」

***

阿斌向警方報案後,速速地回到村子裡,拜託張伯替他照顧家,並且告訴張伯,他馬上要南下去尋找妹妹。田裡的活也請張伯顧人料理,等他回來後再算工錢。

在家裡收拾了一下,阿斌提著個旅行袋匆匆趕往車站。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把小慧找回來。

隨著車身的搖晃,阿斌的一顆心也不停的搖晃著!

她會不會遭到意外?

鎮上財仔的女兒,被男友帶到南部去,騙到酒家給賣了。那老闆逼著阿美陪酒,連帶與人同宿,她受不了折磨,藉機逃了出來;只是在逃跑中跌在水溝裡,把右腿摔斷了。

雖然醫術治癒了腿傷,阿美卻成了一個跛著條腿走路的瘸子,也成了人們嘲笑的對象。

而小慧呢?小慧會不會走上和她同一的命運?

想到這裡,阿斌體內的血流加快,五臟六腑像絞緊似的難受,腦殼脹脹的像要爆開來。他用手捂住頭搖了搖,禁不住恐懼的喊:

「不!絕不!」

這一喊,倒使他鎮定了下來,他掠眸左右瞅視,許多雙眼睛正疑惑的投過來。他怪不好意思的坐正身子,偏著頭望向窗外。

火車正緩緩地行在橋上。河灘上有許多孩童追逐、嬉戲。縱然看不清他們的臉,也瞧不出他們到底在玩什麼,但他想像得到,他們一定玩得很愉快。

孩子們的世界是純潔的、光明的,沒有塵世的疑慮、憂忡、罣礙和煩惱。

小時候,阿斌和小慧挺喜歡跟著父母下田,父母在田裡幹活,他兩就在田垣捉蟲子、採野花,有時不小心掉在水裡,弄得一身泥濕。但兄妹兩最高興去玩的天地,還是屋前田沿的河灘。

河灘很寬,大約一公里遠近,卻只有七、八公尺的地方有水流過。其餘的地方盡是大小卵石、蘆葦、雜草、泥沙,和村民們胼手胝足開闢出來的菜圃。

聽老一輩的人說,廿幾年前,河灘都是稻田,傍田的河流,總是適時輸給它們所需的水分,而田裡的稻穗,也總是結出金色的豐年。

但是,由於大片田地有三面被重山峻嶺挾制著,颱風大雨一來,山上汹鬧的水勢,只能往低地流瀉,而田地正好成了它們沖撲猛咬的對象。所以一次颱風過後,所有的稻作都被沖咬得千瘡萬孔,觸目盡是積石沉沙,僅賸下最低處的一彎水淙淙的流著。

風停雨竭後,男女老幼紛紛出動,撿去石塊,挑走雜物淤沙,從山上運來泥土,重新整理為一方方的田地,繼續種植作物。但是卻被另一次猖狂的風雨,毫不留情的洗劫得一乾二淨。

人們在幾番風雨的前仆後繼、不屈不撓中失敗了!才在河灘改種易於成長的蔬菜。這或許是勤奮的村民,唯一能勝過自然的一點成績,一點人類的尊嚴未被全然擊敗的驕傲。

後來,地方政府推動基層建設,經負責單位勘查與設計,動用了龐大的財力、物力、人力,在河灘兩岸各築了一道迤邐十餘里、厚實堅固兼美觀的鋼筋水泥防波堤,又在山彎處築了三道水壩,才堵遏了山洪的氾濫,保住了數千頃田地裡作物的怡然成長,使人們安居樂業,過著豐衣足食的耰鋤生活。

阿斌家,除了山邊的一些稻田,還在河灘闢了一塊不小的菜圃。在他和小慧成長的過程中,稻田與菜圃,是和他倆的生活分不開的。

那些生活是和鄰居到河灘堆沙壘石、泅水,山野追逐、學校讀書的歲月,也是追隨父母渾身汗水、滿手泥濕,嬉遊、逗樂,和幫著在田裡、菜地工作的日子。

太陽下、雨水中、晚霞裡,稻田和菜園,是全家人活動最勤的地方;是彼此溝通心靈,交流知識的場地;也是樂敘天倫,享受親情的處所。

但是,搜遍童年記憶中最清晰、最強烈的兄妹情感,竟是和鄰伴丁吉丟石比賽的那次,也是最後演變成打架事件的那次。

記得是剛進國小不久的一個黃昏,與丁吉跑到河灘玩丟石子,看誰丟得遠,結果丁吉輸了耍賴,硬不承認,還使蠻打人,阿斌順手接住,兩人抱著扭著一起滾在地上。小慧見著了,步履蹣跚的跑過來,拉起丁吉的一隻腳猛拖,拖不動又用嘴咬。

丁吉痛得一蹬腿,正好踹在小慧的嘴巴上。小慧乳牙掉了二顆,血污了一臉,她也沒哭,反而用手使勁在丁吉的腿上又掐又擰。這一段,將永遠與他的生命凝結在一起。

此刻,他彷彿見著小慧全臉淹在一雙噙淚的大眼裡,掀動失血的小嘴,一遍又一遍地:

「哥!你會來找我嗎?什麼時候來呢?你知道我在受苦嗎?你知道我在哪呢?」

阿斌愴然地撕揪著頭髮,哀傷的低語:

「我知道,知道妳在被折磨,在受苦。不管妳在哪裡,我都要找到妳,把妳帶回家。忍耐些,無論如何要忍耐住!我知道妳一向堅強。請等著我,等著我帶妳回家……」

「嗚……嗚」◇(待續)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天使們住在星星花園裡,這裡每朵花都象星星一樣閃光。有個小天使飛出了星星花園,她想到外面去看看。 她飛呀飛呀,前面忽然出現了一座山,山頂上有一個什麼東西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
  • 地被植物
    《致愛麗絲》從我的指尖流瀉出來,窗台上的眼淚花兒和窗框上盛開的三角梅沉醉在我的琴聲裡,她們的身影在陽光下、在琴聲中搖曳。 啊,這是陪伴我成長的一道多麼美麗的風景。
  • 一度遭受催淚彈和武裝機械攻擊,學生在硝煙瀰漫的環境岌岌可危,令全世界矚目。
  • 「如果我能飛一次,僅一次,該多好啊!」那時年少的我憧憬著,期盼著。雖然鳥兒嘴裡嘲笑我痴人說夢,但是也跟著我一起憧憬,她聽北方過來的大雁說,北方有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她想,如果我也能飛,她就可以和我做伴,一起看看去了。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哪有一棵樹會飛的?
  • 夏日的夜晚蛙聲一片,螢火點點,梔子花暗香浮動著,她坐在窗前讀著一本書,那本書是她從年幼時便開始和大人們一起閱讀,曾消解了她無數的煩惱,撫平了諸多的不平,解答了無數的疑惑。儘管此時的境遇,是她未曾遇到過而無法憑藉以往的知識經驗以及方法所能擺脫的。但是,她知道,那本書會告訴她答案。
  • 似乎是相同的場景,她在洗腦班門口,拉著媽媽的手,腦子中滿是疑惑,媽媽為什麼要關在這? 而此時,她的媽媽,在派出所門口拉著她的手,質問警察:「我的女兒沒做任何壞事,為何還要抓她?」 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後,時空彷彿在腦中錯亂,誰都沒想到,迫害已經延續了又一代人。
  • 世間有暴政的地方就有牆,有牆的地方就能掩蓋、就有黑暗,有黑暗的地方就有人追尋光明,有追尋光明的人就能推倒牆,而牆推倒了,就是橋。
  • 在小慧沉痛的敘述中,阿斌不曾攔腰切話,遇疑插嘴。但想到妹妹年紀輕輕,竟被騙,離鄉背井、流落異地,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罪……看上去,她也比過去堅強了,成熟了。
  • 阿斌忽然想到,姓秦的既是騙徒,一定不會說實話,他可能把小慧販賣到苗栗,也可能更遠,但絕不會在嘉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