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匕立起一劑回生 明朝大夫有奇方

文/顏丹
明朝幾位大夫的神奇藥方能一劑回生。圖為中藥丸。(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747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現代中國,許多人用中醫治病往往要治上幾個療程,也沒徹底把病治好。若將時光拉回到中國古代,人們就會發現,流傳於上古的中醫之道被代代相傳後,無論是皇家御醫還是民間大夫,都能準確地找出病因,並迅速地開出藥到病除的方子。

在過往幾千年中,瞬間能治好疾病、甚至能起死回生的,不光有一針即瘥的針砭之術,還有能使病人一匕立起、一劑回生的妙方。總之,許多精湛的醫術都曾在中國古代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親眼見證或切身感受到傳統中醫的博大精深與出神入化。本篇將介紹明朝幾位大夫的神奇藥方。

同時用三劑藥治好三種病的名醫程國令

安徽太平縣有個頗有名氣的大夫,名叫程國令(字允瞻)。他年幼學儒時就極具悟性和天賦,讀書能一目十行,在詩詞歌賦、寫字作畫上也頗有造詣。後來,他想學點醫術,於是遍覽古代醫書,並潛心鑽研各類方子。漸漸地,他便領悟到了其中的玄奧。

有一次,他遇到一個病人。這人身上有三個部位都出了問題:他整日頭暈,喉嚨也不舒服,腰部像裂開了似的疼痛難忍。他找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聽說程國令醫術很高,就把他請去了。程國令號完脈,就對那病人說:「你得的是三種不同的病,我現在開三劑藥,你一劑一劑地喝下去,病就都好了。」那人聽他的話照做了,果然藥一喝完,身體上的症狀馬上就消失了。

還有一個腹痛得快要死去的病人,別的醫生看過後,都擺擺手說不能治了。程國令聽說後,沒等病家來請,就主動登門去醫治。他診脈後,只開了一副藥,就把那人的病治好了。在場的人都嘖嘖稱奇,紛紛叫他「神醫」。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當地人都說難以計數了。

用一勺藥立刻治好疑難病的名醫龐鹿門

湖北蘄州有個博聞多識的醫生,名叫龐鹿門。他幼年時曾跟隨名醫李時珍學醫,見過神農時期的三千種以及唐代的一千五百種藥材,最終參與編寫了《本草綱目》一書。他深得李時珍的真傳,對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動物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即使精於診脈,也從不肯輕易出手。直到晚年時,他才開始給人治病。

一次,有個外鄉人來找他,說是耳朵聾了幾十天了,喝了很多補藥,可就是不見好。龐鹿門號脈後,對他說:「你這是胃裡有火。」那人也略懂中醫,很不解地問道:「從五行來看,耳朵的問題與腎有關,怎麼能扯到胃上去呢?」龐鹿門回答:「您可能還沒讀過《靈樞》《素問》吧,人的耳朵與胃之間是有經絡相通的,如果一個人火氣太盛,通過耳朵時,又剛好在用膳,就會導致耳聾了。」他說完,給病人餵了一勺藥,就把他的病給治好了。

一天,太守的夫人得了瘧疾。他去診脈後,立刻說道:「您這是有喜了,先別忙著吃藥,十天後你拉出血來,我再給你開藥。」太守的夫人聽了,覺得不可思議,不願照他的辦法去治。可十天後,那夫人果然就拉出血來了。當再次把龐鹿門請去後,他只給太守的夫人喝了一勺藥,就把她的病給治好了。

用一錢砒霜迅速治好罕見病的名醫陶華

浙江餘杭有位醫生,名叫陶華(字尚文)。他自幼學儒,熟讀四書五經後,便開始讀醫書、鑽研醫術。他曾遇到過一位高人,傳給了他一些方子。從那以後,他就能給人治病了。

有一人吃了羊肉以後,跋山涉水地走了很遠的路。幾天後,他感到先前吃下去的羊肉好像堵在了胸口。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

他身邊帶著的一個學生去找陶華。陶華一聽到他描述的症狀,就說道:「用一錢砒霜就能治好。」那學生不信,於是去找別的大夫,可用了很多方子,那人的病就是不見好。於是,只能用陶華的方子。沒想到的是,他在服用了一錢砒霜後,果然就把堵在胸口的羊肉給吐出來了,所有的不適也都隨之消失了。

那學生覺得很神奇,去找陶華問道:「誰都知道,吃了砒霜會死,怎麼還能治病呢?」陶華說:「本來羊血就可以解砒霜的毒,而且砒霜跟羊肉一起吃,是吃不死人的,反而會讓人把羊肉都吐出來。」那學生聽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陶華對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頗有研究。後來,他住在杭州時,曾以能治傷寒而聲名遠播。他每次只給病人開一副藥,結果不管多難治的傷寒都能很快被治好。看他的藥竟有如此神效,當地人都親切地叫他「陶一帖」。他一生著書立說,寫了好幾本專門治療傷寒的醫書,其自製的方劑「柴葛解肌湯」至今仍在流傳。

行義舉後就能用一劑藥治病的名醫夏以時

江西吉安府有個醫生名叫夏以時(字鳳亭),天生就有一副俠義心腸。自幼學儒的他很愛幫助別人,於是就萌生了懸壺之志。他一直潛心鑽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不久後就能給人治病了。

有一年正值荒年,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家產拿出來賑濟災民,救活了好幾百人。後來,當地爆發時疫。看著路上到處都躺著染疫死亡的人,他仰天長嘆:「我只顧保全自己,就是不義啊!」於是,他再次拿出自己的家產購買藥材,還免費給窮人治療。那時,經他救活的人不在少數。

從那以後,他的醫術越來越高明,給人治病總能收到奇效。更神奇的是,他每次只開一劑藥,就能把病人的病治好。於是,登門來找他看病的人總是絡繹不絕。他在當地的名聲越來越大,人們都親切地叫他「夏一劑」。

參考資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葉天士因為虛心好學,他的醫術十分高明,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葉天士流傳於世的《臨症指南》醫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據他治病的藥方、治法和效驗,分門別類彙集而成,所加的論斷並不是葉天士的本意。
  • 中醫治病對醫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療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醫,往往都懷揣著「大慈惻隱之心」、「普救含靈」之願。道在先,術在後,術只是道的延申與外化。當後人歎服於古代醫者將神妙的針術、奇準的脈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時,就該想到他們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遠的有德之士。本篇將介紹幾位精於脈術且德行出眾的清代名醫。
  • 戰國時的唐舉擅長看相;扁鵲為名醫,醫術精湛。
  • 在中國古代,沒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會被名醫授以超凡的醫術。懸壺濟世、成為醫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懷仁善、且有著治病救人的志願。正因為心胸寬廣、豁達,只為福蔭於百姓蒼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會一心利他卻不求回報。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在現代社會,已有醫學研究者表示,「人體的每一系統、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傑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認為,人的身體「不只是化合物組成」,「而是上帝別出心裁的創造」。
  • 在中國古代,一些修佛、修道的世外高人能製作出功能顯著或療效神奇的藥丸。這與他們掌握的祕術,尤其是修煉出的神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世間雲遊時,若遇到具足慧根或頗有悟性的人,他們就會拿出這樣的藥丸,目的是讓人能有所了悟,從而促成修煉的機緣,踏上返本歸真之路。
  • 中國古代的針灸術源遠流長,尤其是針術,更有出神入化的功效。據史料記載,中醫鼻祖神農氏曾「嘗草制砭」「嘗百藥而制九針」。在中醫大家的必讀書目《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九針」的樣式和用法。將細針緩慢地扎入身體就能治病,這種異乎尋常的診療方式也證明了人體中用顯微鏡都觀察不到的穴位是真實存在的。
  • 古代中醫有許多診療方法都極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脈就堪稱一絕。說起太素脈,有人認為是脈術,也有人說是相術。因為它與一般的脈術不同,不但能診斷病情,還能預測人的貧富貴賤、禍福夭壽。據史料記載,太素脈始於唐,興於宋,而流傳於後世的則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張名太素者」所著的《太素脈決》(後為《訂正太素脈祕訣》)一書。
  • 資深中醫師趙豐宇非常欣賞坤德中醫養生軒遵循中醫傳統療法,將針、灸、藥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適合現代人生活習慣與步調的治療中。(shutterstock)
    在過往幾千年中,隨著朝代更迭,人們漸漸背離了對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人心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敗壞。瘟疫若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集中爆發,一般就是這個朝代到了覆滅之時。比如明朝,就是在各類瘟疫的密集爆發中,加速走向終結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