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澳洲國寶的15個有趣特性 你知道幾個?

2021年3月2日,澳洲悉尼的塔龍加動物園內拍攝的考拉媽媽威洛 (Willow)和它的寶寶漢弗萊 (Humphrey)。(Lisa Maree Williams/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安平雅綜合報導)考拉是澳洲獨有的動物,其呆萌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受到大眾的喜愛,因此被稱為國寶。澳洲的一些動物園、旅遊景點提供遊客抱考拉照相的服務。如果您尚未有機會來到這裡近距離接觸這些可愛的小傢伙,那就看看本文整理的15個與考拉相關的有趣信息,更多了解澳洲這一寶。

布里斯本著名旅遊景點Lone Pine國家公園,自1927年開放以來,這個熱門旅遊景點已經為人們安排了無數次擁抱考拉的體驗。擁抱考拉的遊客中不乏名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歌手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以及網球冠軍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與費德勒(Roger Federer)等。

2022年10月22日,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西澳首府珀斯的國王公園(Kings Park)時與考拉合影。 (TONY MCDONOUGH/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13年12月29日,網球選手費德勒(Roger Federer )在布里斯本的點Lone Pine國家公園體驗抱考拉娛樂項目。 (Chris Hyde/Getty Images)

位於昆士蘭的Lone Pine國家公園日前發表聲明,考慮到考拉的福祉,不再向遊客提供抱考拉項目。

自2024年7月起,Lone Pine國家公園成為最新一個禁止抱考拉的澳洲景點。

截至目前,昆州、南澳和西澳政府仍允許遊客抱考拉這一旅遊項目。

考拉只分布於澳洲東部,包括昆州、新州、維州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南澳的一小部分地區。據澳洲考拉基金會稱,野生考拉數量估計不到57,920隻,已成為瀕危物種。這是由於棲息地破壞、山林大火、道路事故和其它動物襲擊造成的。

關於考拉的15個特性

1.無尾熊不是熊。考拉又被稱為「無尾熊」,因為它們有像熊一樣的耳朵和又大又黑的鼻子,但實際上它們與熊無關,它們不是熊,又由於雌性考拉有育兒袋,故也被稱為「樹袋熊」。因此,這意味著它們與袋鼠和袋熊的關係更密切。

2021年10月14日,悉尼野生動物園內一隻正在進食的考拉。 ( Mark Evans/Getty Images)
2020年9月14日,在澳洲麥覺理港考拉醫院(Port Macquarie Koala Hospital)戶外的一隻年輕雄性考拉。(Lisa Maree Williams/Getty Images)

2. 考拉很「挑食」。考拉以桉樹葉為食,一隻成年考拉一天最多可以吃掉一公斤桉樹葉。它們真的很能吃,但也非常「挑食」。在700多個不同品種的桉樹中,它們吃的品種不超過50種,它們聰明地選擇著自己喜愛的葉子——生長於樹木頂端的葉子,因為它們通常含有更多汁液與營養。

2023年4月6日,一隻考拉正在樹上睡覺。(Jenny Evans/Getty Images)

3. 考拉是「睡美人」。它們是夜行動物。也就是說,它們白天睡覺,晚上活動。它們每天可以睡18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考拉都在樹梢上打瞌睡。由於桉樹的營養成分有限,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消化,因此考拉每天需要睡18到22小時來保存能量。

4. 考拉聞起來像桉樹的味道。考拉大部分時間都坐在桉樹上。通常,幼年考拉和雌性考拉會散發出淡淡的桉樹味。這種味道可作為天然驅蟲劑。同時,成年雄性考拉的氣味更濃烈、麝香味更濃。

5. 考拉會發出奇怪的聲音。儘管考拉外表很可愛,但它們發出的聲音是澳洲叢林中最令人不安的聲音之一!當交配季節到來時,雄性考拉會發出低沉的咕嚕聲或咆哮聲來吸引雌性,日出和日落時在幾公里外都能聽到。幼年和雌性考拉往往會發出更多神祕的尖叫聲。這兩種聲音都有些令人不安,如果您在晚上散步時近距離聽到它們的聲音,可能會起雞皮疙瘩。

6. 考拉有著和人一樣的指紋。考拉像人類一樣,每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指紋。而且與人類指紋很類似,即使在顯微鏡下,也很難區分一個指紋是來自人類還是考拉。

7. 考拉喜歡獨處。考拉是獨居動物。根據性別、年齡、社會地位以及棲息地情況,每隻考拉有不同的生活範圍,占主導地位的雄性考拉往往擁有較大的活動範圍,這些區域會受到鄰近考拉的高度尊重。雌性考拉通常停留在出生地附近,而雄性考拉(除了少數占主導地位和較大的雄性)不太會固定。

2014年1月22日,一隻六個月大的考拉被飼養員從媽媽的育兒袋中取出。 (ROLAND WEIHRAUCH/DPA/AFP via Getty Images)

8. 剛出生的考拉寶寶似花生粒。考拉寶寶出生時沒有視覺和聽覺,也沒有毛。考拉寶寶被稱為 「Joey」 (喬伊),它們出生時,只有花生大小,即使它們看不到也聽不到,它們也能利用自然本能立即爬到母親的育兒袋裡。一旦它們到達育兒袋中,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它們會在那裡生長和發育。當考拉寶寶準備離開育兒袋時,它會騎在媽媽背上六個月,以學習重要的生存技能,例如覓食和躲避捕食者。

9. 「koala」(考拉)一詞來自原住民詞彙。考拉是澳洲特有的幾種動物之一。「koala」這個名字來自原住民的達魯格語(Darug),意思是「沒有水」。這是一個準確的描述,因為考拉很少專門喝水,它們通過吃桉樹葉和舔從樹皮上流下的雨水來保持自身水分。

10. 考拉壽命通常在十年以上。野生考拉的平均壽命為10至12年。當它們12個月大時,它們開始離開母親的監護,到兩、三歲時,它們開始繁殖。在野外,雌性考拉往往比雄性壽命更長(最長為18年)。

11. 考拉媽媽孕期超短。雌性考拉的懷孕期只有35天左右,這點或許令其它哺乳類動物媽媽們羨慕。相較之下,大象的懷孕期約為620天。

2020年1月8日,阿德萊德考拉救援中心從山火中救出的考拉。(Mark Brake/Getty Images)

12. 考拉的大小和外觀各不相同,取決於它們來自澳洲的哪個地區。與新州、維州和南澳的考拉相比,昆士蘭的考拉體型較小,顏色較淺,毛皮也較少。昆士蘭的成年雌性考拉平均體重在5至6公斤之間,成年雄性考拉的平均體重在6至8公斤之間,而維州的成年雌性考拉平均體重為8.5公斤,成年雄性考拉為12公斤。

13. 如何區分雄性與雌性考拉。成年雄性考拉明顯比雌性考拉個頭大,臉更寬,鼻子更大。成年雌性考拉有一個相對乾淨的白色胸部和一個向後開口的育兒袋。這種類型的育兒袋在考拉媽媽在樹上移動時保護幼崽免受傷害。

14. 考拉會自體排毒。桉樹葉對大多數動物都有劇毒,但考拉有專門的消化系統,可以將有害物質從營養物質中分解出來。

15. 考拉可奔跑出電動車的時速。考拉總是以慵懶的形象示人,基本上沒太多運動量。考拉在地面上的移動速度通常很慢,但當它們受到干擾或感到威脅時,其奔跑速度可達30公里/小時。在澳洲大部分地方對電動車的時速規定為20公里至25公里。

責任編輯:宗敏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