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報導)安省今夏雨水多,駕駛專家提醒,雨天開車,能見度低,車易打滑,撞車事故風險增加。專家表示,有些簡單辦法,可避大雨天事故風險。無論雨水多大,天氣多糟糕,最關鍵一點是提前計劃。許多人以為雨天道路風險增加,實際上,日常行車都必須小心謹慎,做到安全駕駛。
出發前制定行車路線
專家建議,日常出門前,必須提前計劃好行車路線,尤其是惡劣天氣,更應如此。例如,大雨天應提前了解哪些道路易積水,行車時避開這些道路。出發前,要做好心理準備,了解路程有多長和途徑路況,因為路況每天都在變化,如施工等。因此,一定要了解沿途天氣狀況,然後制定相應的行車計劃。雨天時,一定要提前出發,做好交通狀況可能會比平時更糟糕的思想準備。
出發前檢查車況
無論天氣好壞,出發前應對車輛進行一次繞車檢查,即圍繞車子檢查一圈,查看是否有損壞或故障跡象,如車底是否漏油,輪胎是否有問題。尤其是汽車停靠在主幹道上時,檢查是否有東西一夜之間壞掉,是否有刮痕,避免開車上路後再出問題。
專家提醒,許多司機常犯錯誤是,上路後才發現雨刮壞掉。雨刮只在雨天時才會用到,許多人沒有定期檢查雨刮習慣。一旦上路後發現雨刮不能用,情況就糟糕了,很有可能導致撞車事故,因此一定要提前檢查。需更換的,應及時更換,不要等到下雨天或下雪天。
出門前,檢查車胎胎壓保持在30或32 PSI,確保輪胎與地面保持足夠摩擦力以提供牽引力。四季胎只要胎面磨損不大,通常能在雨中安全行駛。專家提醒,許多人經常用雜牌輪胎,雜牌輪胎雖與車輛品牌型號匹配,但質量和牽引力差,導致撞車事故風險高。
提高行車能見度
大雨天,一定要打開除霧燈。除霧燈發出靠近地面的低平光束,提高能見度,更易看清路況。加拿大交通部提醒,雨天不要打遠光燈,否則光線可能會被雨水反射,導致能見度降低。
專家建議,確保儀表盤前的區域通風良好,如打開空調,以避免車窗積霧。空調的作用是帶走空氣中的水分,保持車窗明亮。開空調時,不要只對著腿或腳,使空氣對著前儀表盤,除去車窗上的霧氣。
防止撞車和打滑
天氣和路況良好情況下行車時,應與前車保持3至5秒的安全行車距離。雨天或雪天路面濕滑時,應保持5至7秒的安全行車距離。這是因為,濕滑路面剎車時,輪胎獲得足夠牽引力時間更長。此外,行車要慢,時刻注意前方交通障礙物。在繁忙城市道路上行車時,最好時刻關注前面3個紅綠燈,做好預判。
車打滑時,千萬不要急剎車或轉彎。車打滑,是因為路面濕滑,輪胎路面牽引力不足。雨天碰撞等交通事故,多因打滑引起。
感覺車打滑時,不要像許多新司機一樣驚慌失措急剎車,否則車會旋轉,導致車輛失控。同理,還要避免過度轉向,否則也會導致車輛失控。車打滑時,順著打滑方向轉向,而不是逆向轉向。最後鬆開油門,逐漸減速,直到車停下。
雨天行車,應避免積水道路和水窪。暴風雨來臨前,最好將車轉移到高地,避免損壞。駕駛專家們經常提醒學員,千萬不要冒險穿過積水道路或地區。提前制定計劃,就能知道哪些道路或區域會積水,尤其是經常開車的人,預判最容易。
車壞了不要開引擎蓋
專家提醒,雨天汽車在路邊拋錨時,千萬不要打開引擎蓋檢查,否則雨水可能會損壞汽車電子設備,雪上加霜。汽車拋錨時,走出車外,走到附近安全地帶,然後叫拖車或其他人幫忙。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