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流芳】跟著白居易 賞初春西湖之美

font print 人氣: 3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你去過西湖嗎?你知道遊覽西湖的最佳視角和路線嗎?中唐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送來了一份來自一千多年前的遊湖攻略。

五十多歲的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在不到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多次漫步西湖,並感歎:「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他熱愛西湖,更擅於發掘西湖之美。在一次出遊中,他沿著西湖北岸,從孤山以北、賈公亭西北的某個地點出發,一路向東,信步閒遊。

白居易牽著駿馬在這一帶賞玩,初春典型的物候在他眼前次第展開。春水初漲,白雲相連;黃鸝初唱,飛燕銜泥;春花繽紛,春草青嫩;驀然眺望,隔水相對的白沙堤正在碧綠的樹蔭中若隱若現,讓人忍不住陶醉在這朦朧的美景中。

這次出遊,他用一首七律《錢塘湖春行》記錄,也留下了欣賞西湖的理想路線。

訂閱頻道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古韻流芳】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呂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大唐進入鼎盛階段,樂舞藝術也達到了中華歷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給大詩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經過五十年之久,他永遠銘記著觀者如山、一舞動四方的盛況。
  • 一位來自長安的青年書生,一路西行到塞外遊歷,他或許沒有披甲上陣的機會,卻做著一腔熱忱的軍旅夢。他用詩意的眼光穿越漢唐歷史,縱覽古今邊關戰事,寫下兩首七絕,表達了對國士良將的慨嘆,以及對克敵立功的渴望。這就是王昌齡的《出塞》。
  • 普通的出行,因為他眼中的風景和懷舊的心緒而變得與眾不同。他把這次辛苦的奔波旅途,寫成一首耐人尋味的詩歌。這就是溫庭筠的《商山早行》。
  • 心中的失落感更沉重了,他將那千絲萬縷的心緒寫成了一首小詩。這首詩卻意外地成為他傳唱度最高的作品——《滁州西澗》(韋應物)。
  • 黃昏時分,是山下漁梁洲最喧鬧的時候。漁夫爭相渡河、村民趕著回村。他總是乘一小舟,駛向山中最幽深迷濛處。他望著山色樹影,倍感寂寥,卻體驗到古代隱士獨處清修的境界。他用詩筆記錄下夜歸時的感悟,成就了他的佳作——《夜歸鹿門歌》。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