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大廈外牆貼著巨幅海報,宣布即將舉行歐洲大選。(Sebastien Bozon/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7月18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成功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Johannes Simon/Getty Images)
2024年2月7日,在伊拉克巴格達馬什塔爾(Mashtal)社區,一輛起重機吊起了一輛被美軍無人機炸毀的汽車,車上乘坐的受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真主黨旅」的指揮官維薩姆‧穆罕默德‧薩比爾‧薩阿迪(Wissam Muhammad Sabir Al-Saadi)死於這一空襲。(Murtaja Lateff/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2月26日,在以色列與激進組織哈馬斯持續交戰之際,一些巴勒斯坦人從加沙北部遭襲擊破壞的建築物旁邊走過。(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7月4日,在黎巴嫩南部的達伊拉村(Dhayra)遭以色列炮擊,現場濃煙滾滾。自加沙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和哈馬斯的盟友真主黨幾乎每天都有越界交火,加劇了人們對引發全面地區性戰爭的擔憂。(Kawnat Haju/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7月7日,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當中,一架以色列戰鬥機在執行攔截敵人發射目標的任務。(Jalaa Marey/AFP)2024年7月24日,被哈馬斯綁架後獲救的中以混血兒諾亞‧阿加瑪尼(Noa Argamani,左二)出席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國會的演講活動。(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8月4日,以色列北部上加利利地區(Upper Galilee)上空,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正跨境交火,從黎巴嫩南部發射的火箭彈被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攔截。(Jalaa Marey/AFP via Getty Images)這一圖片組合顯示,2024年8月25日,真主黨無人機在以色列北部上空被以色列空軍攔截。(Jalaa Marey/AFP)2024年8月27日,被救出的以色列人質蓋德‧法爾汗‧阿卡迪(Qaid Farhan Alkadi)在一家醫療中心接受檢查後與他的兄弟交談。(Israeli Prime Minister’s Office/AFP)2024年9月1日,以色列軍隊在加沙發現6名遇害人質的屍體。順時針從首行左起分別為Almog Sarusi, Alexander Lubanov, Carmel Gat, Ori Danino, Eden Yerushalmi和Hersh Goldberg-Polin。(the Hostages Families Forum Headquarters/AFP)2024年9月17日,黎巴嫩幾個真主黨據點同時發生爆炸事件後,人們聚集在貝魯特美國大學醫療中心(AUBMC)的入口處。(Anwar Amro/AFP via Getty Images)圖為一台爆炸的真主黨尋呼機的殘骸。(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9月18日,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使用的對講機發生集體爆炸。圖為真主黨一個據點沙發上的對講機爆炸後的殘骸。(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9月18日,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使用的數百台尋呼機同時爆炸,造成2800受傷,至少9人死亡。圖為一男子在一死者的葬禮上拿著取下電池的對講機。(Anwar Amro/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9月22日,在據稱黎巴嫩真主黨進行襲擊後,以色列安全部隊在以色列海法地區Kiryat Bialik一輛受損汽車的周邊進行調查。真主黨當天稱,在以色列軍方重擊黎巴嫩南部後,該激進組織針對以色列北部海法附近的軍事生產設施和一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Jack Guez/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9月26日,一架以色列F-15鷹式(F-15 Eagle)戰鬥機飛越北部城市海法(Haifa)。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戰事急劇升級,有可能使黎巴嫩陷入全面戰爭,美國及其盟友力促停火。(Jack Guez/AFP via Getty Images)圖為一名以色列士兵在檢查一個真主黨攻擊陣地的地道。據以色列軍隊稱,這是以色列國防軍在2024年10月13日前往黎巴嫩南部Naqoura附近進行媒體採訪時發現的。當天,以色列國防軍帶領媒體成員前往黎巴嫩南部參觀他們所描述的靠近以色列邊境的真主黨軍事據點。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戰爭已進入一個新階段,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發動地面攻勢,並升級了在當地的空中攻勢。與此同時,真主黨繼續向以色列北部發射火箭,這是自去年10月7日以來的常態,當時這個伊朗支持的好戰組織表示要攻擊以色列,以聲援加沙的哈馬斯。(Amir Levy/Getty Images)以哈戰爭持續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一次次前往中東,以努力促成和談。圖為2024年10月21日,布林肯在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登上飛機,動身前往中東。(Nathan Howard/POOL/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1月14日,以色列對黎巴嫩貝魯特南部的一個真主黨目標進行空襲後,煙霧升起。(Anwar Amro/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1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以色列和真主黨達成停火協議。(Saul Loeb/AFP)2024年11月28日,在以色列和哈馬斯持續戰鬥之際,加沙地帶(Gaza Strip)中部Nuseirat營地的巴勒斯坦人攜帶物品步行前往安全區域。(Eyad Baba/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2月15日,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仍在繼續之際,巴勒斯坦人查看加沙地帶中部城市代爾拜拉(Deir el-Balah)一個流離失所者營地受到以色列襲擊後的現場。(Eyad Baba/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2月9日,美國國會兩黨代表團訪問基輔,承諾將盡力通過援助烏克蘭的立法。左起為美駐烏克蘭大使布林克、眾議員扎克‧納恩、眾議員傑森‧克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特納、眾議員阿比蓋爾‧斯潘伯格和眾議員弗倫奇‧希爾。(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提供)2024年2月1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前左)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前右)在柏林簽署經濟和安全協議。德國目前是烏克蘭第二大援助國,僅次於美國。(Michele Tantussi/Getty Images)2024年7月10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在美國為北約75周年峰會慶典而舉辦的國宴開始前,韓國總統尹錫悅(左二)及其夫人金建希(左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三)及其夫人葉蓮娜‧澤連斯卡婭(Olena Zelenska,右二)以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白宮陽台上,在北約國家元首的歡迎儀式上互相問候。(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8月13日,烏克蘭軍人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蘇梅州操作裝甲軍車。烏克蘭此次對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的邊境突擊是自2022年2月莫斯科入侵以來烏克蘭最迅速的行動之一。對烏克蘭來說,在戰爭的危險時刻,這無疑是一種鼓舞。(Roman Pilipey/AFP)2024年8月14日,烏克蘭士兵在與俄羅斯接壤的蘇梅州(Sumy)組裝一架無人機。(Roman Pilipey/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8月19日,一名烏克蘭士兵參加英軍在英國南部舉行的軍事訓練。(Justin Tallis/AFP via Getty Images)英國媒體報導,朝鮮支援的部分遠程火箭和火炮系統已經運抵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圖為2024年9月30日,烏克蘭士兵在頓涅茨克(Donetsk)地區對俄羅斯部隊使用自走炮。(Genya Savilov/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1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正在烏克蘭選擇攻擊目標,其中可能會包括基輔的「決策中心」,以應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領土。圖為2024年11月24日,烏克蘭在一個未公開的地點展示了俄羅斯日前發射的新型「榛樹」(Oreshnik)導彈。(Roman Pilipey/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2月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加武裝部隊紀念日活動,向烏克蘭國防軍交付第一批烏克蘭製造的「地獄」(Peklo)導彈無人機。(Genya Savilov/AFP)
中共在印太挑釁 遭到抵制
2024年1月30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到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視察機步戰鬥隊反空機降演練。圖為國軍模擬中共進行軍演,派出戰車以炮火反擊。(戴德蔓/大紀元)應對中共對台發動「聯合利劍-2024A」軍演,中華民國國防部發布了一張照片,顯示2024年5月23日,一架F-16戰鬥機正在執行空中戰鬥巡邏任務。圖為F-16V以「空優掛載」模式執行任務。(中華民國國防部提供)2024年8月20日,一枚美國製造的MIM-104「愛國者」地對空導彈在台灣屏東縣九鵬導彈基地的實彈演習中發射。(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0月14日,一架台灣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在新竹空軍基地準備降落。當天,中共出動飛機和船隻包圍台灣,北京稱此次演習旨在向「台獨」勢力發出「嚴厲警告」。(I-Hwa Cheng/AFP)2024年1月31日,美日聯合軍演期間,一艘中共軍艦(後右)在約七八公里外窺視美國驅逐艦和「卡爾‧文森號」航母。(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月31日,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起在菲律賓海進行訓練時,雙方船隻一起編隊巡航。(美國國防部網站提供)圖為2024年3月,菲律賓炮兵參加實彈演習。(Ted Aljibe/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4月7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菲律賓軍艦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海域聯合巡航。(澳大利亞海軍)2024年4月7日,中菲在南海衝突不斷之際,美軍「西奧多‧羅斯福」號(CVN-71)航母從南海進入菲律賓海。(美國海軍)2024年6月17日,中共海岸警衛隊人員在南海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附近與菲律賓海軍發生衝突,中方人員手中看似揮舞著刀類武器。菲律賓軍方6月19日表示,在此次暴力衝突事件中,中共海岸警衛隊衝撞並登上菲律賓海軍船隻,一名菲律賓水手在衝突中失去一根拇指。中共外交部為中方行動辯護,稱「沒有對菲律賓人員採取直接措施」。(Handout/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Public Affairs Office/AFP)菲律賓海岸警衛隊(PCG)2024年8月19日拍攝並發布的這張照片顯示,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恩加諾角號」(BRP Cape Engano, MRRV-4411)在南海有爭議水域的「仙賓礁」(Sabina Shoal)附近與中共海岸警衛隊船隻相撞後受到損壞。(Handout/Philippine Coast Guard, PCG/AFP)
圖為2024年12月5日,反政府武裝占領哈馬後,居民將一張總統阿薩德的巨幅海報燒毀。(Bakr Alkasem/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2月6日,反政府武裝分子占領敘利亞中部城市哈馬(Hama)後在街上巡邏。(Omar Haj Kadour/AFP via Getty Images)2024年12月8日,德國柏林的敘利亞社區成員正在慶祝敘利亞獨裁者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倒台。(Ralf Hirschberger/AFP via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