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美國國防部18日公布「2024年中國軍力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中,中共已擁有逾600枚核彈頭,預計至2030年將擁有超過1000枚。國防官員說,中共侵台目標是在可接受的代價下快速完成入侵,但共軍目前還做不到,且能源供應也存在許多脆弱性,所以侵台並非迫在眉睫。
根據報告揭示,中共軍力在未來10年將快速現代化、多元化,並擴大其核武力量。共軍將尋求一支更大、更多樣化的核武力量,包括從低當量精確打擊飛彈,到百萬噸級洲際彈道飛彈的系統,讓其在升級階梯(escalation ladder)的每個階段都有可用選項。
美國國防部估計,2023年中至2024年中,中共新增了100顆核彈頭;截至2024年中,中國的核彈頭總數超過600顆;預計到2030年將達1000多顆,而且在2035年前還會持續增加,以確保在該年達成共軍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完成」目標。
報告分析,中共可能將新的「快中子增殖反應爐」和後處理設施用以生產鈽,藉此達成其核武計劃,儘管北京公開聲稱,這些技術只用於和平目的。
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18日出席華府智庫戰略國際研究中心討論「2024中國軍力報告」時表示,這意味著中共作戰的選項增加,並已進步到能夠進行陸、海、空的核三位一體投射(nuclear triad),「如報告所說的海軍擁有彈道導彈潛艇,進行威懾巡邏;空軍恢復了核威懾和打擊任務,例如擁有運載核武能力的轟炸機。」
報告評估,中共2024年的國防預算支出約為3300億至4500億美元,是美國國防預算開支的一半左右,主要投入在應對台灣變局、東海及南海情勢,以及在第一島鏈外的行動。
軍力報告還提到,中共持續通過建設共軍,作為強化及投射國家實力的工具,以提升打贏強敵、反制第三方干預為主要目標,並努力建設導彈部隊,包括低當量精準打擊導彈、遠程洲際彈道導彈。
此外,中共還擁有世界領先的高超音速導彈庫,約有400枚洲際彈道導彈可射向美國本土,包括關島、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其中還特別提到,美國關島越來越可能成為打擊標的。
在實際操作上,中共透過經濟利誘和反恐,發展共軍在全球的作戰經驗,以及獲得更多進入海外軍事戰區的機會,像是2017年在非洲吉布地成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未來可能增設更多軍事後勤設施;還有,2008年以來,中共持續派遣海軍護航特遣隊至亞丁灣打擊索馬里海盜。
不過,該報告同時點出中共軍隊的缺陷,包括指揮官實戰經驗不足,以及缺乏長途後勤、城市戰(urban warfare)的能力。特別是在西太平洋戰區,能源供給中斷的問題尤為突出。
報告提到,至少未來10年內,北京仍將依賴從非洲和中東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一旦西太平洋發生軍事衝突,發生海上封鎖,中國將無法大量進口烴類燃料,滿足居民和工業需求。
美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拉特納(Ely Ratner)表示,「據我所知,中國目前還沒找到解決方案……。因此,儘管他們加快了軍事現代化的步伐,與解決某些作戰問題的距離依然十分遙遠」。
拉特納說,即便共軍正在朝向現代化方向前進,並增強其軍事能力,但美國也在採取行動,使中共的不足與弱點更加顯著,「這其實就是步調挑戰(pacing challenge)的本質,也是威懾的本質。這也是我們有一定信心的原因之一,我們認為入侵既不是迫在眉睫,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相信威懾是存在的,而且威懾是強而有力的」。
拉特納說,要維持這種威懾還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共軍要解決這些問題是為了能具備侵犯台灣的能力,目前他們還不具備這種能力。
他表示,美軍審視共軍試圖解決這些挑戰時,可以看到共的具體目標是以準備好、有信心、且能夠接受的代價為前提,執行一場短暫而迅速的對台入侵。然而,中共目前尚未達到這個目標。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