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聯發科「智在家鄉」競賽結果揭曉 北醫駐美代表奪首獎

第七屆聯發科「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祭出100萬獎金,由專注澎湖七美社區兒童早療的「北醫駐美代表」團隊獲獎。(聯發科提供)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台灣台北報導)第七屆聯發科「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5日公布獲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典禮。聯發科表示,此屆賽事首度邀請供應鏈夥伴日月光(ASE)、安謀(Arm)、益華電腦(Cadence)共同參與,擴大社會影響力,吸引全台各縣市共362組隊伍參賽,其中20組團隊入圍決賽,最後由北醫駐美代表同時拿下百萬首獎及Cadence AI環境永續獎。

聯發科共同營運長顧大為表示,聯發科智在家鄉舉辦七年以來,共收到超過2,500個改善家鄉的科技創新提案,來自全台灣高達336個的鄉鎮市區,涵蓋率超過91%。過去六年,聯發科透過智在家鄉與參賽團隊,將科技創新串聯到全台各個角落,超過四成的歷屆入選團隊在賽事後持續運作或已登記立案,在社會上持續發揮正面影響力。今年特別邀請供應鏈夥伴共襄盛舉,除了新增企業獎的獎項,更與聯發科一同積極投入賽事,並加深對參賽團隊的輔導,為賽事注入新動力。

聯發科技共同營運長顧大為表示,今年首度攜手供應鏈夥伴注入資源與指導,拓展「智在家鄉」社會影響力,號召民眾以智慧科技為家鄉貢獻力量。
聯發科技共同營運長顧大為表示,今年首度攜手供應鏈夥伴注入資源與指導,拓展「智在家鄉」社會影響力,號召民眾以智慧科技為家鄉貢獻力量。(聯發科提供)

評審長吳靜吉博士表示,智在家鄉七年以來,見證台灣社會掌握新興科技用於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與時俱進。從早期團隊應用著重區塊鏈、無人機、AR/VR技術,到近期能嫻熟運用AI,以新科技為社會問題帶來嶄新解方。此外智在家鄉也成為跨世代共同探索科技應用的平台,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小學師生與家長組隊參賽,這種跨世代協作的能量,正深化為台灣社會的數位創新DNA。

評審蔡淑芳執行長則以自身經歷指出,社會創新提案的原始概念往往很有吸引力,但要走得長遠,仍需要從利害關係人的角度,去建構具體可行的落地步驟,邊做邊調整,最後才能從創意演變成影響力。

聯發科「智在家鄉」首度攜手供應鏈夥伴並肩同行一起為家鄉做一件事。(左起:Arm業務總監林岳生、智在家鄉評審長吳靜吉博士、聯發科共同營運長顧大為、日月光副總經理李政傑、Cadence台灣區總經理宋栢安)
聯發科「智在家鄉」首度攜手供應鏈夥伴並肩同行一起為家鄉做一件事。(左起:Arm業務總監林岳生、智在家鄉評審長吳靜吉博士、聯發科共同營運長顧大為、日月光副總經理李政傑、Cadence台灣區總經理宋栢安)(聯發科提供)

聯發科表示,此屆賽事的入圍團隊有將近半數採用了AI人工智慧科技,協助資料判讀與內容生成,結合虛擬與真實的使用者互動,在各自的提案領域展現當下科技的應用。此外科技與青少年教育的結合,不論在都會或偏鄉的學校都有令人驚喜的成果,決賽當天有來自桃園、鹿谷、屏東等國小學生及國中生親自參與簡報,為自己家鄉的問題提出解方,展現科技培力向下扎根,也看到在地認同的跨代努力。

此外,由於本屆針對「社會影響力」與「落地規劃」有更高的重視,決賽團隊大多提出初步的在地實踐成果,或者是工具與產品的驗證模型。包括來自台北醫學院,專注澎湖七美社區兒童早療的「北醫駐美代表」團隊;以及屏東明正國中的師生「阿猴歷險記」團隊透過數位科技,提供國中小學生沉浸式學習體驗,以了解在地歷史文化;在社區擔任長照工作多年,提出正確咳嗽App來降低併發症的「智咳守護」團隊等,都在決賽分享長期的實務驗證,除了創新性外,在未來也可分享到其他有需要的鄉鎮。◇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