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倪爾森、琳達澳洲布里斯本報導)澳亞藝術交流協會於11月2日下午在昆士蘭台灣中心舉辦藝術交流展,邀請到澳洲知名藝術家普霍爾(Jorge Pujol)、陶藝達人Anna 崔、澳亞行草書法班以及國畫工筆畫班,一起共襄盛舉,舉辦作品文化交流展。

當天參加的貴賓有駐布里斯本辦事處范厚祿處長,昆士蘭台灣中心歐陽群主任,僑務委員陳秋燕 、羅富齡委員,僑務諮詢委員柯文耀祕書長、黃素珍、徐瑞雲、廖充炳,陳惠華等僑務促進委員,以及各台僑友會會長、會員共近80位參加。昆州議員魯索(Peter Russo)、市議員金(Emily Kim)亦蒞臨支持。

活動由馬貴格(Greg McGarvie)與李秋慧主持,黃世花會長在開幕式中表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無處不在,用心靈去發掘、學習、成長與欣賞,且享受其中的樂趣,正如藝術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藝術的創作,對現今社會的反響、反思,也自然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她感謝鄉親熱烈參與。

「我們都知道藝術是表現的方式,會受文化的影響,相對的,藝術也常常會影響文化,在文化交流裡面最容易引起共情和共鳴的也就是藝術。」辦事處范厚祿處長致詞時說:「所以我要感謝黃會長以及在場所有參與義工精心籌辦今天活動,除了凝聚鄉親情誼,更讓澳洲好朋友透過藝術看見及認識台灣。」

多年來就經常舉辦文化藝術展的陳秋燕僑務委員表示,當日昆士蘭台灣中心禮堂充滿藝文氣息,展覽有雕塑、陶藝、書法、工筆繪畫等等多元的美展,在黃會長用心策劃,提供藝術交流平台,鼓勵多元創作,提升藝文素養和水準,非常不簡單,她說:「這次展出,每件作品都非常有創意!昆士蘭台灣中心第一次展出立體的公共藝術,尤其獨特雕塑作品,栩栩如生!創作可以療癒,因為您很專注想把作品畫好,越畫越起勁,會忘我境界,進入心流狀態,不是身體而是精神層面,非常的享受,鼓勵大家也可以多創作,享受游於藝。」

這次展覽最特殊的貴賓是崇尚自然的維和人員,也是藝術家普霍爾,他獲得了許多和平獎,包括東帝汶總理古斯芒(Xanana Gusmao)頒發的對東帝汶的服務獎,他講述當年如何逃離東帝汶以及盧安達種族滅絕15周年點燃 10,000支「和平蠟燭」的歷史,因此他的作品充滿對生命的詮釋。通過藝術,我們看到了藝術家對當今世界生活和事務的反思,普霍爾的雕塑說明他對世界事件和人類狀況的認識的成果。

澳亞藝術交流協會自2010開始至今已邁向第14年,繼續為澳洲布里斯本愛好藝文的鄉親朋友提供澳亞行草書法班、繪畫班、口琴研習 、澳亞合唱團與編織等等課程。

當天亦安排三位行草書法班的學員麥婉紅、解美玲、朱瑪莉當埸揮毫,余文賢老師及江源老師也在現場用毛筆為大眾在扇子上書寫對聯。

主辦單位也安排澳亞合唱團帶來精采演唱、施國銘僑務顧問口琴表演等多項藝文演出,活動最後主辦單位亦安排歡樂摸彩及豐富點心與來賓共享,氣氛熱鬧溫馨。
(主辦單位部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