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文海台灣台北報導)海關博物館座落於台北市早期商業重鎮大稻埕,是了解海關歷史與文化的絕佳去處。該館原於1996年與新建的海關大樓同時啟用。海關博物館經自2020年啟動的大規模整修後,於2024年11月15日以嶄新風貌重新開放。海關博物館以現代化手法展現百年歷史,透過互動式的展品和精心設計的展館,讓民眾可以沉浸在一個全新的海關文化探索之旅,深入了解海關的歷史與文化,並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國家資產。
海關博物館設於海關大樓內左邊的兩個樓層,一樓展館以「物的旅程」(Journey of Goods)為核心概念,規劃「序廳」「通關職人」「CCC MART」「萬物劇場」「邊境檔案」及「特展廳」6個展區,通過展示物品進出口通關的過程,讓參觀者深入了解海關的作業與職能。二樓展館以「連結世界(Connecting the World)」為策展主軸,設有「百年故事」「海關艦艇」「燈塔記憶」「通關演進」及「寰宇關務」5個展區,講述了從以前到現代海關的發展與制度的演變。本博物館旨在提供豐富多元的展覽內容,讓觀眾深入了解海關文化及其作業。
通關職人展區
參觀者可透過互動展示,體驗在不同崗位海關人員的職務,了解他們在確保貨物順利且安全處理過程中所需的專業技能與複雜性的工作。
「CCC MART」展區
展區設有獨特的互動裝置,以展示海關估價的複雜性,並讓參觀者深入了解全球貿易中海關嚴密的監管機制。參觀者還可以探索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如何通過海關,模擬關稅分類過程、關稅估價、計稅方式,並了解進口相關的輸入規定等。
萬物劇場展區
萬物劇場展區透過動畫劇場展示世界各地的商品如何透過海關和物流管道送達消費者手中。揭開了貨物旅程的神祕面紗,使參觀者了解海關在確保各種商品安全合法進出口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邊境檔案展區
海關致力於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經濟以及保護國民健康與環境,對毒品、槍械、走私物品等進行嚴格查緝。邊境檔案展區陳列的違禁品有野生動物標本、槍械、刀劍、毒品及仿冒品等。這些物品不僅是海關查緝工作的實際成果,也是關員們經驗累積的檔案庫,並向大眾展示海關的查緝成效。
百年故事展區
本區帶領參觀者回溯自1854年海關成立以來的百年沿革,藉由海關界碑、服飾及旗幟等重點館藏,探索台灣海關的歷史,了解海關隨著台灣經濟成長及與全球經貿發展歷史事件的緊密關聯。
海關艦艇展區
自19世紀中期以來,海關開始建置現代化艦艇。2000年,隨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的成立,海關的艦艇大多移交給該署,海關的巡邏範圍則仍維持在24浬內,主要負責通商口岸的查緝任務。本區透過模型、文物和互動劇場,帶領參觀者回顧海關人員在海上巡邏的歷史時刻,展現海關人員的勇氣與努力。
燈塔記憶展區
自1875年,大清海關總稅務司於澎湖西嶼建造第一座新式燈塔後,台灣陸續興建了35座燈塔。2013年,燈塔業務由財政部海關移交給交通部航港局,結束了海關守護燈塔的歷史使命,但這段歷史仍是海關人永遠的共同記憶。本區展示了霧砲和白熾燈等燈塔設備,讓人聯想到海關人員夜以繼日的守護工作的辛勞。燈塔看守人為了確保船舶安全通行、保障貿易並連接遠方海岸,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辛勞值得我們敬佩與紀念。
通關演進展區
展覽重點介紹近代海關稅制的現代化,並展示海關如何在簡化通關程序的同時,適應新的挑戰。透過各時期使用的器具、文件和多媒體簡報,參觀者可以見證通關程序的逐步簡化,以因應台灣快速成長的貿易。
寰宇關務展區
本展區陳列歷年重要紀事、合作文件及象徵情誼的各式紀念品,彰顯台灣與其他國家在海關事務上的合作,讓觀者了解我國海關與世界各國保持密切連結。參觀還可透過擴增實境(AR)技術,虛擬穿上海關制服,體驗海關人員的角色。
此外,海關博物館還設計了一個獨特的互動遊戲「Toms on Mission」。參觀者可模擬領犬員與立志成為海關緝毒犬的Toms組隊在各個展區的關卡中開啟任務,透過掃描QR code與Toms一起收集毛巾捲。參觀者可使用Line帳號登錄,保存所有闖關紀錄,使這個互動式的闖關遊戲更加有趣和難忘。
參觀資訊:
館址:103205 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13號
開館時間:採預約制,每週二至五 10:00-12:00,14:00-16:00
聯絡電話:02-25505500分機2212、2213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