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 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從小熱愛畫畫,在土庫商工退休後才重拾畫筆的王念芬老師,即日起至12月18日止,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藝術中心「雲創廳」,舉辦她個人的第二次畫展,展出她二十多年來的一百多作品,內容之多元豐富,作品之精采,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出自一位年屆古稀且非科班出身的美術愛好者的作品。她用畫筆和色彩,描繪她多采多姿的人生,帶領大家一起去旅行!體驗生活中的感動與美好!






走入雲創廳,映入眼簾的是滿室的畫作,繽紛的色彩讓人有美不勝收的感覺,仔細觀賞,她的畫給人很溫暖的感覺,有市場裡賣玉米的阿婆、農家的雞群,還有街頭田園的寫生,喜歡旅遊的王念芬,更有不少旅遊世界各地的風景畫作,還有陪先生到台大虎尾院區看病時,院區內美麗的朱槿花及杉林溪的繡球花,都成了她難忘的寫生作品,每一幅畫背後都有她感人的故事!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幅~小兒子帶著他夫妻倆到澳地利的哈爾修特鹽礦區旅遊的畫作,當時他們為了到那個地方,必須跋山涉水,但到達目的地後,被那湖光山色的景象給迷住了,回來後立刻就把她畫下來,為了感謝雲科大對她這次個展的大力協助,她又重新畫了一幅較大幅的哈爾修特畫作,贈送給雲科大!她也曾為了要畫下日本名勝「合掌村」的春夏秋冬四景,專程去了日本四趟,可見她對繪畫的狂熱,在這次的個展中也特別展出這四幅畫。

雲林縣美術協會理事長包怡倩在開幕茶會致詞表示,王老師的作品,風格獨特筆觸鮮明,色彩鮮豔,作品具有印象派的大膽和熱情,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讓人看了心情非常愉悅,王老師退休後拾起畫筆,從事她最感興趣的油畫和水彩畫,每次看到她就是躲在客廳的角落,不停的畫畫,她的生活就是「旅遊和畫畫!」土庫商工退休的陳靜男老師,也讚賞王念芬老師是「畫中有生活、生活中有畫」。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人生最大幸福莫過於此,王念芬很感謝從事牙醫的先生,在她退休後,不用到診所幫忙,可以自由自在盡情的畫畫,畫到作品把家裡都塞得滿滿的,求好心切的她,為了畫出更好的作品,她追隨過多位名師,針對構圖、明暗、筆觸和色彩等技巧,不斷的精進再精進!她很感謝這些老師對她的指導,才有今天的成果。
王念芬在畫畫歷程,也有過低靡的時候,曾畫到咬牙切齒,後來在啟蒙老師黃培村的開導下,才知道自己太緊張了,她也很感謝陳靜男老師,在她遇到瓶頸時給她的鼓勵:「你雖然非科班出身,卻是一張白紙,反而沒有框框,畫出來的畫可能比我們科班出身的更好!」在陳老師的鼓勵下!現在已能隨心所欲的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畫作。

人的價值觀會隨著年齡而改變,今年70歲一生熱愛美術,又創作無數作品的王老師說,她現在較少創作了,主要時間放在老人會,教一群七八十歲的老人畫畫,告訴他們畫畫並沒也想像中的困難和遙遠,只要你想畫什麼就可以畫,「畫不在好壞,只要開心就好!」看這群長者從畫畫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她覺得比什麼都有意義!
王念芬說,這群老人家很可愛、很聽話,學習態度又認真,比教學校的學生要輕鬆有趣多了!他們大部分是這輩子第一次拿畫筆的,不會的地方都會來問,回家後看到家裡有一盆花,就把它畫下來,然後很有成就地向家人說「你看!我也會畫畫哦!」,為了肯定這群老學員的努力,她還特別利用開幕茶會,贈送自己的畫作給她們 ,讓大家開心不已!◇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