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如何選財長 關鍵在減稅、關稅和市場
【大紀元2024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誰將成為川普(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中的財政部長?隨著當選總統川普還在擴大他的人選範圍,表明這一經濟職位的領導者對他的第二任期是多麼的關鍵,新財長需要負責落實川普對選民的關鍵競選承諾——繼續減稅和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同時還要能夠安撫市場並進一步贏得市場歡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的財長人選都有誰
據報導,目前進入川普搜索範圍的財政人選至少有四個名字:
投資家、基廣場資本管理公司(Key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辦人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他最近幾週多次訪問川普在佛州的私邸海湖莊園。
資產管理公司坎托‧菲茨傑拉德(Cantor Fitzgerald)的執行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他也是川普過渡團隊的聯合主席之一,在為川普提出關鍵職位的候選人。川普的資深顧問、科技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支持他出任財長一職。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聯合創辦人馬克‧羅文(Marc Rowan)。羅文幫助阿波羅公司成為價值7,330億美元的投資巨頭。他若成為美國財長,這會讓華爾街的許多人放心。
前美聯儲最年輕的理事凱文‧沃什(Kevin Warsh)。川普曾在2017年考慮讓沃什擔任美聯儲主席,但最終選擇了傑伊‧鮑威爾(Jay Powell),而川普後來公開後悔了對鮑威爾的選擇。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到期,沃什也被認為是鮑威爾的潛在繼任者。
新財長有什麼責任
川普對財政部長人選的最後決定,並不簡簡單單地是選擇將誰的名字印在美元鈔票上,而是需要他負責落實川普在大選中對選民許下的關鍵的競選承諾,例如延長將於明年底到期的2017年減稅法案,並繼續擴大減稅政策,以及對進口商品徵收廣泛的關稅。
同時,新財長還要能夠安撫市場,因為一些經濟界人士對於關稅表示擔憂,他們認為實施關稅有可能推高美國商品成本並增加家庭成本,從而加劇美國的通膨,並阻礙股市上漲。
在大選期間中,川普多次提出,他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對歐盟等其它貿易夥伴國產品徵收高達20%的普遍關稅。
川普對那些擔憂不屑一顧,他認為關稅將導致更多公司回流到美國境內開展業務,從而增加美國的就業,推動美國本土製造業,以及促進美國經濟的長遠增長。
另一方面,川普也表示,他將尋求利用關稅作為與其它國家進行談判的籌碼。本月早些時候,他對支持者表示,除非墨西哥政府採取行動遏制湧向美國南部邊境的移民潮,否則他將對墨西哥的所有進口產品徵收至少25%的關稅。墨西哥是美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之一。
《華爾街日報》編委會表示,財政部長還需要了解當今的全球金融市場及其潛在風險,特別要注意如加密貨幣這樣的新型金融投資。儘管川普已經承諾將放鬆對這些市場的政治控制,但是在某些市場的風險爆發仍是不可避免的,財政部長需要有經驗以安撫市場的方式來應對後果。
對關稅的立場是重中之重
財長是川普新內閣中最引入注目的關鍵職位之一,如何選擇和填補這個位置?川普到目前為止謹慎而拖延的行動表明他將在新政府中實施關稅政策的明確跡象和決心。
一位接近川普過渡團隊的消息人士對《國會山報》透露說:「所有這些人都會同意減稅和安撫市場。但他(川普)想要有人真正相信他對關稅的看法,可是……沒有證據表明這些人在18個月前或36個月前是支持關稅的。」
貝森特今年8月對彭博新聞社表示,他認為關稅是「一次性價格調整」,「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因為川普第二屆政府徵收的關稅將主要針對中國。
在上週的福斯新聞專欄中,貝森特說:「(關稅是)實現總統外交政策目標的一個有用工具,無論是讓盟國增加國防開支、為美國出口產品打開國外市場、確保在結束非法移民和攔截芬太尼販運方面的合作,還是阻止軍事侵略,關稅都可以發揮核心作用。」
盧特尼克提倡徵收大範圍關稅,他在9月對CNBC說:「關稅是總統使用的一個令人驚歎的工具——我們需要保護美國工人。」
11月16日,為川普勝選發揮了重大影響力的伊隆‧馬斯克在他的社交媒體平台X上公開支持盧特尼克。馬斯克已是川普的資深顧問,在川普過渡團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聲音。
馬斯克發帖說:「我的觀點是,貝森特是一個『一切照舊』的選擇,而霍華德‧盧特尼克實際上會做出改變。一切照舊正在導緻美國破產,所以我們需要改變。」
馬斯克也鼓勵其他人發表各自的意見。
《華盛頓郵報》經濟記者傑夫‧斯坦(Jeff Stein)表示,川普挑選財政部長處於僵局,這是因為川普想要找到一個能夠平衡關稅衝擊和市場反應的人,這並非易事。
斯坦在X平台上發表意見說:「川普對於大幅提高關稅以重新平衡全球貿易是非常認真的,所以他想要有人真正執行這些關稅。」
另一方面,斯坦表示,川普也希望看到「華爾街的支持和股市上漲」,所以他想要的財政部長也需要是一個「市場會尊重的人」,因此需要關稅和市場兩者兼得,給川普選擇財長造成了難度。
川普還有哪些關鍵經濟人選
川普還有幾個關鍵的經濟職位,他還沒有公開宣布任何人選,除了財政部長外,還有商務部長、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和美國貿易代表。
據多位接近川普核心的消息人士向《國會山報》透露,琳達‧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是川普商務部長人選的領跑者。麥克馬洪先前曾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擔任小企業管理局局長,現在也是川普過渡團隊中的一名聯合主席。
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擔任貿易代表,他是堅定的關稅倡導者。有傳聞表示,川普希望他在新內閣中繼續擔任貿易代表的職務。
據報導,萊特希澤也有意成為財政部長。可以確定的是,他有望在川普第二任期中擔任要職,但是具體角色目前仍不清楚。
當被問及川普將要求他的財政部長在上任第一天實施哪些政策時,川普過渡團隊表示,目前的重點是人事選擇。
川普過渡團隊發言人、剛剛被川普任命的新白宮新聞祕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說:「當選總統川普正在決定誰將在他的第二屆政府中任職,這些決定做出後將繼續由他宣布。」
在2024競選過程中,川普誓言要延長對個人收入的減稅政策,這是他在2017年12月簽署的《減稅和就業法案》的一部分,但該法案將於2025年底到期。此外,川普表示,他還將推動進一步降低企業稅,從2017減稅法案規定的21%再繼續降到15%。在2017減稅法案前,美國企業稅是35%。
川普還提出了一系列其它免稅政策,如對小費、社會安全福利和加班工資免稅。他的新政府經濟團隊需要與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中占多數的共和黨密切合作,以推動各項減免稅法案。
美國企業在為川普關稅做準備 尤其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美聯社報導表示,儘管川普向大眾承諾,提高關稅將為美國帶來更多工廠就業機會和更強勁的經濟成長,但是提高關稅也會為即將上任的川普帶來嚴重風險。
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可能會讓貿易夥伴感到不安並引發貿易戰,也可能會激怒投資者並導致股市下跌,也可能會因為美國國內物價上漲而讓選民疏遠川普,如果人們發現他們日常所需的咖啡、T恤、汽車和其它商品的價格都飆漲的話。
經濟學家瑪麗‧洛夫利(Mary Lovely)和金伯利‧克勞辛(Kimberly Claussing)今年8月發現,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和其它國家20%的普遍關稅將使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每年損失2,600美元。
美國企業界正在焦急地關注川普過渡團隊的行動,並試圖找出應對的辦法。
美聯社表示,川普再次入主白宮後並不意味著他不會走不同的道路,正如他在第一個任期中所看到的那樣。
這使得美國企業告訴投資者們,他們正在計劃各種方案,其中許多方案的重點是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關注美國大選的大公司們都承認關稅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他們也正在為一系列結果制定計劃。
工具製造商斯坦利百得公司(Stanley Black & Decker)的首席執行官小唐納德‧艾倫(Donald Allan, Jr.)在10月29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自今年春季以來,他的公司一直為實施關稅的可能性做計劃。他強調,仍然有很多未知因素,但他的公司不太可能將更多製造業工作轉移到美國,因為「這樣做不符合成本效益」。
艾倫說:「我們不知道會發生哪種情況,以及具體會如何發生。難道只有對中國會這樣嗎?對每個國家都會如此嗎?這些都是有待確定的事情。」
哥倫比亞運動服(Columbia Sportswear)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蒂莫西‧博伊爾(Timothy Boyle)在10月30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儘管該公司對中國產品的進口很少,但仍然「非常擔心」關稅。
博伊爾說:「我們認為,關於關稅會提高鞋類和服裝等產品的(美國)國內生產的論點是錯誤的。」
家具和家居用品商店威廉斯‧索諾瑪(Williams Sonoma)表示,在川普擔任上一任總統的2018年,他們大約一半的進口產品來自中國,此後這一數字已降至25%,如果繼續擴大對中國的關稅,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但是,酒精飲料生產商和行銷商星座品牌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指出,在川普上次主政白宮時,該公司的業務連續四年實現兩位數成長。公司執行長威廉‧紐蘭茲(William Newlands)不認為川普對墨西哥徵收關稅具有太大的風險,因為他認為,當川普談到對墨西哥徵收新關稅時,他的目標實際還是中國。
紐蘭茲說:「人們普遍認為,如果出現與關稅有關的情況,墨西哥很可能不是主要目標,而是中國。」
責任編輯:任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