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報導)安省優步(Uber)網約車司機今後工資將完全由算法決定。批評人士認為,此舉會消除司機薪酬可預測性,可能會降低司機薪酬。
優步、來福(Lyft)和 DoorDash等網約車和送餐平台,很大程度上靠算法來管理客戶乘車和送餐速度,但這些公司越來越多地使用算法來決定員工工資,被外界指責為算法工資歧視。
算法決定工資
優步這一預先定價(upfront price)於本週生效,與現有司機工資結構完全不同,現有工資結構是根據完成行程所需時間和行駛距離為司機支付工資,具備很大可預測性。
預先定價法,使司機在行程開始前就能看到預期收入,車費由一種複雜算法確定,算法使用優步制定的輸入數據。優步稱,預付車費為司機提供了一種以前沒有的透明度,司機在決定是否接單前,就能知道拿到手的實際車費和下車地點。
優步稱,一單行程預先定價,根據一系列綜合數據計算得出,包括一天中的時段、一週中的哪一天、當天供需情況、司機選擇的路線效率,以及類似路線的歷史數據等。優步在給《環球郵報》的聲明中表示,引入預付定價,是為平衡市場需求,確保有足夠的司機接受乘客在任何時間段內的乘車需求。
反對人士:司機工資減少
批評人士認為,根據新的工資算法,司機無法像以前一樣,僅根據時間和距離就能估算每日收入,使得工資變得更加不透明。過去兩年美國大多數大城市實施這一定價法後,消除了司機收入可預測性,缺乏透明度。
麥克馬斯特大學(MU)數字社會公共政策項目執行主任貝德納(Vass Bednar)指出,網約車司機工作已經歷巨大波動,採取新的定價模式,更是雪上加霜,毫無透明度可言。相當於司機工作量和以前一樣,但拿到的工資卻不同,讓人沒法理解,是一種剝削。
加州大學法學教授杜伯爾(Veena Dubal)研究稱,網約車應用根據收集的司機數據,不同人制定不同工資,促進算法工資歧視,毫無邏輯可言,意味著工作時間最長、最辛苦的人可能得到的報酬最少,但卻沒人知道。
今年9月,勞工維權組織More Perfect Union對洛杉磯七名優步和來福司機實驗顯示,同一線路,不同司機獲得報酬不同。優步網站的解釋稱,司機的實際工資會有所不同,因素包括地點、當時可能為乘客提供的促銷活動以及新功能和新車型測試等,但目前不清楚這些因素如何綜合起來影響司機最終工資。
零工工資維權團體RideFair Toronto聲明中表示,由於優步壟斷安省網約車市場,預先定價使司機和消費者均面臨價格欺詐風險。Reddit社交媒體網站上網友們的討論也顯示,許多網友反映,優步推出預先定價後,不少司機收入減少,許多人對薪酬不透明和缺乏可預測性表示不滿。
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創業學教授夏曼(Len Sherman)美國優步司機薪酬分析顯示,優步在美國推出預先定價後不久,去年第一季度司機平均每單收入減少約12%。
安省2022年起草《數字平台工人權利法案》(ODPWRA),目的是為提高零工工人勞動標準,明年7月生效,其中一條規定數字平台必須對員工工資計算方法透明,零工工人每次工作都應獲得最低工資,看起來似乎能要求網約車平台加強薪酬計算透明和解決算法工資歧視問題,但具體實施規則目前還不清楚。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