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0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欣羽加拿大溫哥華編譯報導)根據一份新的報告,卑詩省的成績單上已不再有「A」,但關注子女學業表現的家長們發現,這種「描述性」評分系統令人困惑。
去年,卑詩省政府取消了幼稚園到九年級學生傳統的A、B、C評分制度,轉而採用描述性評分制度,按照「尚待進步」到「卓越」的等級來評判學生的進步。
據溫哥華太陽報報導,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邁克爾 • 茨瓦格斯特拉(Michael Zwaagstra)說:「總的來說,父母不理解尚待進步(emerging)、進步中(developing)、精通(proficient)和卓越(extending)這些新的描述性詞匯。」
Leger為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撰寫的這份報告,詢問了在加拿大各地公立和私立學校就讀的學齡兒童(5至18歲)的父母,讓他們將「擴展」與卑詩省政府的定義相匹配。
特別是在卑詩省,43%的父母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是所有省份中比例最高的;根據政府的決定,擴展意味著「學生越來越深入地達到了學習標準的期望。但不是完美。」
83%的加拿大人認為字母「C」很清楚,很容易理解,但在卑詩省,只有36%的家長能正確識別「初期」等級的含義。
卑詩省99%的K-12年級學生家長表示,他們希望孩子的成績單上有明確的學術評估。
在2016年啟動了一個試點項目,在全省一半的學區測試了項目後,新的評分系統於去年全面實施。10至12年級仍然採用字母等級制度。
多米尼克 • 沃克(Dominique Walker)來自北溫,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說自己對令人困惑的評分系統並不陌生。
上世紀90年代初,卑詩省正在測試備受爭議的2000年教育改革計劃。該計劃緩慢地分階段實施旨在更新教育系統的改革,包括四年級至七年級的無字母成績單。
她回憶說,她的媽媽「揪著她的頭髮」,試圖弄清楚她的孩子在學校是否需要額外的幫助。沃克說:「她和媽媽有同樣的感受,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評分)基準。」
茨瓦格斯特拉贊同這一觀點,「如果成績單的目的是向家長提供反饋,那麼顯然這些反饋應該是普通家長可以理解的。」
沃克說:「我女兒在把作業帶回家後多次說,『我得到了『卓越』,所以我得A。』在她的大腦裡,她也只是在翻譯它。」
卑詩大學(UBC)教授維克多 • 布拉爾(Victor Brar)專門研究K-12教育,他說,描述性評分系統遭到了反對,因為傳統的字母評分系統「已經深入我們的心理」。
布拉爾說:「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一種系統,你看不到其他替代方案。」「我認為很多家長,考慮到這是他們成長的系統,對它感到很舒服。」
卑詩省政府試圖將熟練程度與傳統的字母等級體系劃清界限;一份政府信息圖表顯示,「卓越」並不等同於完美,「尚待進步」也不等同於失敗。
菲沙研究所的研究是在卑詩省保守黨領袖羅仕德(John Rustad)批評新民主黨領袖尹大衛(David Eby)取消字母等級的決定之後進行的。
羅仕德說,尹大衛的決定「讓父母對孩子的進步一無所知」。
茨瓦格斯特拉說:「通過創建描述性評分,你現在給父母製造了一個障礙。」他強調了傳統字母評分系統的優勢。
他說:「如果你的成績是A和B,你可以快速地看一看,並立即對你的孩子的表現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責任編輯: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