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折劇本才演完 滿屋嬰孩變老人

文/常山子
不過半日的時光,七則劇本才演完,那滿屋的嬰兒卻變成了蓬首駝背的老嫗。圖為清 金廷標《戲嬰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顧生往屋子裡一看,滿屋子都是嬰兒,有坐著的、躺著的、爬著的,多得無法計算。圖為清 金廷標《戲嬰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6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不過半日的時光,七折劇本才演完,那滿屋的嬰兒卻變成了蓬首駝背的老嫗!這是怎麼回事呢?

書生突然得了眼疾,因此有了這一段奇遇……

江南有位顧姓書生,客居在山東臨淄的一家旅店裡。

有一天,顧生突然得了眼疾,雙眼又紅又腫,疼得他日夜不停地呻吟,四處求醫也不見效。

十多天後,疼痛稍稍減輕,但這時卻出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顧生只要闔上眼,就能看見一座很大的宅第,裡面共有四五個前後相連的院落,而且門都是敞開著。顧生再往裡一看,發現最遠處有人來回走動,卻看不清細部。

有一天,顧生閉上眼,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忽然間,他感到自己進入了宅第裡,接著他穿過了三道門,卻不見人影。這時,他發現南北有兩座大廳,廳裡都鋪著紅色地毯。他再往屋子裡一看,滿屋子都是嬰兒,有坐著的、躺著的、爬著的,多得無法計算。

他正感到困惑時,有一人從屋裡走了出來,對顧生說:「我們小王子說,門外來了一位遠方的客人,果真如此啊。」說完便邀請顧生進屋。顧生有些顧慮,不敢進去,那人就強行要顧生跟著他走。

顧生一邊走一邊問:「請問閣下,這是什麼地方?」那人回說:「是九王世子的宅第。」他接著告訴顧生,王世子得了瘧疾剛剛痊癒,今日親朋好友都來向世子祝賀,「先生您真有緣分啊!」那人剛講完,一個人就奔向他們而來,催促他們走快點。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台上的房屋都是雕梁畫棟,欄杆都被漆成朱紅色,有一座大門朝著北方的大殿,殿前佇立著九根大柱子。

顧生沿著台階走了上去,大殿裡已經坐滿了客人。顧生抬頭一望,看見一個年輕人坐在北面。他心想:「這人應該就是王子了。」於是,顧生跪了下來,殿堂裡的人見狀,也都跟著站了起來。這時,王子走向前,把顧生拉了起來,讓他向東而坐。

一會兒,擺上了酒宴,大夥喝著酒,突然間響起了鼓樂聲,一群舞妓走上殿堂,演起了《華封祝》(華封三祝)。

顧生專心看著演出,三折劇本後,顧生突然聽到耳邊有人講話,原來是旅店的主人與僕役來叫他去吃午飯。顧生擔心王子知道,就藉口上廁所,走出了殿堂。這時他張開眼,抬頭一看,只見太陽掛在半空,原來是中午時分,只過了半天時間。又看見,旅店的僕役就站在床頭,他意識到,自己根本沒離開過旅店。

顧生心急著想回殿堂,就叫僕役關門離開。

他一閉眼,又進入了宮殿,而且仍然是先前的樣子,他急忙沿著原路走去。經過先前滿屋子嬰兒的房間,沒看見嬰兒,卻看到屋裡坐著、躺著幾十個披著散髮、彎腰駝背的老太婆。

她們一看見顧生,就惡聲惡氣地說:「誰家的無賴子,來這裡窺看!」顧生十分害怕,不敢辯解,就急步地走向庭院,走上了殿堂後,就坐了下來。

這時,顧生看見了王子,但他已不是先前的樣子,王子的下巴長出了一尺多的長鬍子!王子笑著對顧生說:「你上哪去了?劇本已經演到第七折了。」於是拿著大酒杯要罰顧生。

不久,《華封祝》演完了,侍從又呈上了劇目,顧生點了一齣《彭祖娶婦》。舞妓端著椰殼來敬酒,這椰殼的容量可盛五斗多。顧生一看,趕緊離席,辭謝說,「在下有眼疾,不敢喝過量。」王子一聽,便說,「你患了眼疾,這兒有太醫,就讓他給你診治。」

這時,坐在東邊的一位客人,就站了起來,來到顧生面前,他用手指撐開顧生的眼皮,用玉簪蘸了點像脂肪一樣的白藥膏,點在顧生的眼睛裡,接著叮囑顧生閉上眼睛稍睡一下。

王子就命令一位侍從帶顧生到殿堂的房間裡。顧生躺下後,感到床褥帳子又香又軟,很快地就熟睡了。

過不了多久,顧生突然聽到一陣吵雜的鑼聲,就醒了。他想,舞妓演戲應該還沒結束呢。這時,他睜開眼一看,發現自己正躺在旅店裡,而那吵雜的鑼聲正是狗兒舔油鍋發出的聲音。

從此以後,顧生的眼疾就痊癒了,但他再一閉眼,之前出現的宮殿宅第,再也不曾出現了。

事據《聊齋誌異》卷八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部《聊齋誌異》讓蒲松齡名滿天下。狐妖鬼怪、神仙方士,演繹離奇曲折的因果報應、輪迴往復。讀者或許不知,「聊齋先生」本人的經歷,比起他的作品來,更富有傳奇色彩呢。
  • 王生從小就羨慕道術,聽說青島嶗山上有很多仙人,就前去尋仙訪道。在嶗山,道長怕他嬌氣懶惰慣了,不能吃苦,本不想收他為徒。但王生堅持說自己能吃苦,道長就把他就留在道觀中。開始,道長叫他砍柴,可是一個月下來他就受不了了,想回家。但他看到道長施展了很多神奇的法術後,心裡既驚喜又羨慕,就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 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無獨有偶,佛教和道教都有盛大的祭典儀式。佛教中有盂蘭盆會;道教也有中元普渡;這些祭典儀式都是對冥間鬼魂的盛大祭祀普渡。那麼,生靈在另外時空中是否也會輪迴轉生呢?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評論